您的位置:爱股网 > 最新消息
股票行情消息数据:

凯赛生物: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4-04-29 19:42:25

公司代码:688065 公司简称:凯赛生物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公司面临的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相关内容,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 2023 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为 366,524,351.34 元,其中,母公司实现净利润 3,865,342.75 元。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母公司累计可供分配利润 204,973,135.79 元。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90 元(含税),公司不送红股、不以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截至 2024 年 4 月 29 日,公司总股本 583,378,039 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
户中股份数 2,062,499 股,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 110,449,952.60 元(含税)。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7 号——回购股份》相关规定,“上市公司以现金为对价,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的,当年已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视同现金分红,纳入该年度现金分红的相关比例计算”,2023 年度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累计支付资金总额 31,505,455.68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综上所述,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合计为 141,955,408.28元,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 38.73%。如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或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发生变动,拟按照现金分红总额不变的原则,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上述利润分配方案已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及板块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凯赛生物 688065 不适用
科创板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证券事务代表
联系方式
姓名 臧慧卿 刘嘉雨
办公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绿洲环路396弄11号 上海市闵行区绿洲环路396弄11号
电话 021-50801916 021-50801916
电子信箱 cathaybiotech_info@cathaybiotech.com cathaybiotech_info@cathaybiotech.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利用生物制造技术,从事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利用生物制造规模化生产新材料的企业之一。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
-系列生物法长链二元酸(DC10-DC18),年产能 11.5 万吨,生产线位于凯赛金乡、乌苏技术和太原技术。随着长链尼龙等产品的进一步推广,长链二元酸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公司年产 4 万吨生物法癸二酸建设项目已于 2022 年建成并开始试生产。癸二酸可作为聚合单
体用于生产长链尼龙、癸二酸的酯类等产品。癸二酸的主要客户与公司长链二元酸(DC11-DC18)的客户部分重叠。
-生物基戊二胺,年产能 5 万吨,生产线位于乌苏材料。公司生产的生物基戊二胺主要用做生产生物基聚酰胺的原料,少量进行销售,主要销售领域为环氧固化剂、异氰酸酯等。
-系列生物基聚酰胺,年产 2 万吨长链聚酰胺项目于 2023 年 11 月结项。目前系列生物基聚酰
胺持续在各领域进行应用推广并形成销售。
公司以自产的生物基戊二胺为核心原料,与一种或多种不同的二元酸聚合,生产系列生物基
聚酰胺,产品种类包括 PA56、PA510、PA5X 等。
针对生物基聚酰胺的下游应用,公司注册了主要应用于纺织领域的商标“泰纶○R ”和主要应用于工程材料领域的商标“ECOPENT○R ”,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民用丝领域,例如运动服饰、内衣、袜类、与棉麻丝毛混纺的面料、箱包、地毯等;工业丝领域,例如轮胎帘子布、箱包、气囊丝、脱模布等;无纺布领域,例如面膜、卫生用品等;工程塑料领域,例如汽车部件、电子电器、扎带、隔热条等;此外,公司正在开发以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增强的生物基聚酰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轻量化、高强、耐温、耐腐蚀等性能优势,可用于新能源装备、交运物流、建筑装饰等行业,例如电池壳盖板、风电叶片、集装箱、车厢板、建筑模板、管材等;尼龙弹性体领域,例如面料、鞋材等。
生物制造作为一种革命性的生产方式,以生物质为原材料或运用生物方法进行大规模物质加工与转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工业商品(如新材料产品),生产过程绿色、条件温和且具备经济性,作为解决人类对传统石化、化工产品的过度依赖,以及解决碳减排、碳中和问题的有效途径,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健全了供应商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为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和采购质量,保持原材料供应稳定,公司通常会保持两家及以上供应商供应同一种原材料。
公司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原材料主要为烷烃,生物基戊二胺的原材料目前主要为玉米,生物基聚酰胺的原材料主要为二元酸和自产的戊二胺。其中除烷烃既有境内采购也有境外采购,其余主要原材料均是境内采购。
公司在供应商开发和管理、采购合同管理、原材料采购进度管理、原材料入库验收等环节都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保证了采购工作的规范性。同时为了保证生产的稳定进行,根据采购周期和生产周期,公司对主要原材料建立了安全库存制度。
2、生产模式
销售部门根据产品的历史销售情况、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和新产品开发情况,制定年度和季度销售计划。生产部门综合销售计划、产能情况等因素,制定生产和物料需求月度计划和周计划,负责生产计划的安排和实施,并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按照订单评审交期出货。技术质量部根据生产部门下达的生产计划制定相应工艺标准和检验标准,并负责原辅料、半成品、产成品的检验工作。
此外,公司结合主要客户的需求预测、市场供需情况、自身生产能力和库存状况进行库存动态调整,以提高交货速度,充分发挥生产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
3、经营模式
公司销售主要为直销,有少量非终端贸易商客户。对于境内客户,公司通过境内生产基地直接销售,公司会委托第三方运输公司,将货物运送至客户指定地点,客户签收确认。对于境外客户,物流方式主要分两种:①对于交货期限相对宽松的订单,公司由境内直接发货至客户指定港口;②对于交货期限相对紧迫的订单,公司在美国和欧洲各租用了仓库,并保持了一定的库存规
公司与小型客户的结算方式主要为“款到发货”,但对于少数合作时间长、自身信誉好、销售规模大且具有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大客户一般会给予一定的账期。
4、研发模式
研发和创新是公司业务发展的基础,公司研发采取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模式。公司产业化的几个产品都是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成果。公司在合成生物学、细胞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学科领域均设有研发团队,跨越多学科的高通量研发平台是公司研发特色之一。公司将加强合成生物学全产业链高通量研发设施建设,选择有相对竞争力、前瞻性、社会意义和商业价值的项目进行系统性重点研发。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从事的业务属于生物基材料制造(C283);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从事的业务属于生物基合成材料制造(3.3.8);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2021 年 3 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公司属于化学纤维制造业(C28)。
(1)生物制造行业基本情况
①生物制造行业简介
传统石化、化工生产活动对化石资源持续消耗,人类活动对于化石资源依赖问题与日俱增,同时环境污染、安全风险问题日益成为社会高度关注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随着基因组学与
系统生物学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兴起,合成生物学于 21 世纪初应运而生,科学家尝试在现代生物
学与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引入工程学思想和策略,诞生了学科高度交叉的合成生物学,成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之一。2020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两位对基因编辑技术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
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根本的举措。2020 年 9 月 22 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第七十
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及《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及“碳中和”、“碳达峰”目标,量化碳减排目标(“十四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 13.5%、18%),并细化各项工作。2021 年 2 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提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等发展方向。2021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
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等要求;2021 年 10 月《国务院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深入
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创新能力,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

凯赛生物相关个股

天天查股:股票行情消息 实时DDX在线 资金流向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十大股东 最新消息 超赢数据 大小非解禁 停牌复牌 股票分红数据 股票评级报告
广告客服:315126368   843010021
爱股网免费查股,本站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沪ICP备15043930号-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