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利科技(603217):药物安评领域优质公司,背靠生物药高速成长-公司深度报告
太平洋证券 2022-03-09发布
中国药物安评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景气度仍维持较高水平。药物安全性评价是医药研发外包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及中国的药物安全性评价市场规模分别占全球及中国CRO行业市场规模的7.7%和6.1%。根据Frost&Sullivan报告,中国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4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4.2亿美元,CAGR高达31.7%。从CDE受理创新药IND数量上来看,2020年受理数达到1526个,同比增长51.99%,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32.04%。从国内医药研发投入来看,中国医药研发投入2021年将达到335亿美元,而2016年仅为119亿美元,2016-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21.3%。从国内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11-2021年国内总融资额快速增长,复合年增长率为41.45%,预计2021年同比增长超38%,综合来看,中国药物安评行业景气度将继续维持较高水平。
公司为国内药物安评领域优质公司,开启全球化布局。公司成立于1995年,截至2021年底已拥有超过2000人的专业技术团队,在北京、苏州、重庆、梧州、广州、上海以及美国加州、波士顿均设有子公司。公司业务主要包括药物安全性评价、药代动力学及药理和药效学研究,其中药物安全性评价为公司核心业务。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合同研究组织,按2019年的收入计,市场份额高达15.7%。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公司于2019年12月以2728万美元现金收购美国临床前CRO公司Biomere,2020年全年承接订单总额为1.6亿元,助推公司境外客户数量大幅提升,从2019年末的24个增长至2020年9月末的111个,2021上半年母公司新签海外订单约73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80%。
公司股权激励常态化,较好实现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的绑定。2018-2020年公司连续3年对高管团队和核心技术人员实施大范围股权激励计划,涉及约1200人次,实现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的绑定。
生物药领域发展快速+动物资源保障,推升公司未来业绩确定性。公司业务生物大分子占比较高,在大分子领域的项目经验丰富,竞争力强,数据显示我国生物药IND增速大于化药,未来公司有望依托生物药快速发展。对于动物资源,公司从2019年11月开始在广西梧州建设动物基地,截止2021年6月底,基地的主体工程已经竣工,投入使用后能饲养约1万头非人灵长类动物,料将提高公司动物实验模型的自给率,有效控制成本,同时为订单增速提供保障。
GLP资质是公司高速增长护城河。从事药物安全性评价服务的CRO企业需具备GLP认证,GLP实验室建设标准高,难度大,时间长,且各国GLP认证标准及流程存在差异。2017年至2020年,全国有28家合同研究组织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GLP证书;OECD与FDA在GLP资质的审批方面更为严格,目前在中国通过FDA审评的实验室仅有14个,昭衍新药共两个。
盈利预测和评级:
我们认为,2022-2023年公司业绩仍将维持较高增速,一方面,我国药物安评市场继续维持高景气,且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将显著受益行业红利;另一方面,公司正向产业链上下游及国际化方向做拓展,业绩新增长点明确。截止至2022年3月9日,公司的收盘价为106.15元,总市值为405亿元,我们预计2022-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43亿元和30.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81亿元和10.80亿元,对应的2022-2023年EPS分别为2.05元/股和2.83元/股,市盈率分别为51.82倍和37.4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汇兑损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