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航(601111):国际线复苏助涨业绩,率先实现单季盈利
银河证券 2025-08-30发布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年中报。2025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7.57亿元,同比+1.56%,为2019年的123.65%;实现归母净利润-18.06亿元,同比+35.11%,为2019年的-57.5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04亿元。
国际线复苏引领客运盈利回升,归母净利润减亏显著。1)收入端:Q2首次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客运收入占营业收入90.64%。2025年H1,公司营业收入807.57亿元,呈现增长态势;公司第二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为三大航中唯一扭亏的;客座率攀升至80.72%,同比+1.43pct;旅客运输收入为731.96亿元,占营业务收入90.64%。国际线ASK,同比增加16.70%,恢复到19年93.83%。2)成本端:量增提升总体营业成本,单位成本持续缩减。2025年H1,公司营业成本783.49亿元,同比+1.14%,其中燃油成本为243.27亿元,同比-10.34%;上半年单位ASK成本0.44元,同比-2.17%,其中单位燃油成本0.137元,同比-13.26%,与油价跌幅大体一致,为单位成本减少的主要原因。2025年H1,公司归母净利润-18.06亿元,同比减亏35.11%。3)费用端:财务费用大幅减少。2025年H1,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较2023年同比+5.26%、+2.30%、-27.17%、-4.91%。
经营数据领跑行业,率先实现单季盈利。1)需求端:国内需求韧性增强,国际航线恢复为核心驱动力。需求方面,客运量稳步增长,运力供需对比来看,2025年H1,公司国内、国际、地区ASK/RPK同比分别-1.26%/+1.40%,+16.70%/+16.99%,-0.70%/+0.75%;客座率来看,2025年H1,公司客座率为80.72%,同比+1.43pct,预计2025年国内公商务出行将进一步恢复。国际需求方面,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免签政策及国际航线补贴政策。国际需求加速恢复,或成为关键增长点,尤其是欧美及"一带一路"沿线高收益航线。2)供给端:机队规模领跑亚洲,宽体机协同国际航线复苏构筑增长极。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共计运营飞机934架,已超越南航成为亚洲机队规模最大的航司,公司计划2025/26/27年分别引进飞机47/39/55架,机队规模持续加码,同时国航拥有宽体机数量居于全国领先地位,适合长距离国际航线运营,随着国际需求复苏,公司宽体机运力优势明显,量增趋势有望延续。在航线层面,国航以北京、成都为核心枢组,更好地覆盖全国以及全球各个地区,复航并开通多条国际航线,优化新增包括成都-杭州在内的多条国内快线。
反内卷公约提出有助于未来利润修复。《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客运自律公约》于8月正式发布,短期将有效推动市场从"低价乱象"转向"优质优价"恶性竞争,修复公司短期利润;长期将通过规则创新驱动行业转型升级,推动供给优化,最终构建"高品质服务-高信任体验-高能级产业"的良性循环。
#盈利预测与评级;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结果。根据我们的预测,预计公司2025/26/27年能够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8/0.30/0.47元,对应PE为42.46X/24.96X/15.98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航线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