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电气: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3-25 18:59:24
公司代码:688285 公司简称:高铁电气
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已在本报告中“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详细描述,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公司研究,提出利润分配方案如下: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2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送红股。以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公司总股本376,289,913.00股为基数,计算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51.55万元,占合并层面当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10.00%,占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的1.17%。该议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
经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授权,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批准,公司已于2024年9月13日派发2024年上半年度现金红利225.77万元(含税)。2024年度,公司累计派发现金红利677.32万元,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5.01%。
若公司2025年上半年持续盈利且满足现金分红条件,公司拟于2025年半年报披露时增加一次中期分红,预计公司2025年上半年现金分红金额不低于相应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10%,且不超过相应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1.1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及板块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高铁电气 688285 不适用
科创板
1.2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1.3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王舒平
联系地址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开发区高新大道196号
电话 0917-2829128
传真 0917-2829128
电子信箱 gtdq@bjqcc.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专注于铁路电气化接触网系统设备、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备的全产业链发展,业务涵盖从研发、设计,到制造、销售的各个环节。近年来,公司积极拓展业务板块,在巩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产品和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核心业务的同时,战略性地布局轨外产品领域。目前,轨外产品已成为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报告期内,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产品及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仍是公司业务的核心与支柱,占据主导地位。
2、公司主要产品
公司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产品、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领域全面布局,产品覆盖电气化铁路市场和城市轨道交通市场的不同供电系统需求,形成了完备的产品体系。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产品可以根据悬挂方式分为刚性悬挂、柔性悬挂,以柔性悬挂为主;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的供电制式分为柔性悬挂、刚性悬挂、接触轨三种,刚性悬挂和接触轨是主要的供电制式。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产品和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大部分相似,铁路产品可以分为定位类、悬吊类、支撑类、电连接类、锚固类、中心锚结类、补偿类、连接类、汇流排、附加导线零件、分段绝缘器和隔离开关等 12 类,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中的刚性悬挂、柔性悬挂的产品与铁路产品的分类相同,接触轨的产品可以按供电模式分为地铁第三轨系统、磁浮供电系统、超级电容充电轨供电系统、跨座式单轨供电系统、APM(三相交流 600V 接触轨)、空中悬挂供电系统等。公司主营业务外的轨外产品领域以新能源副车架系列产品、汽车变速箱零部件产品、风电系
列产品及高压电气法兰产品、隔离开关和防松紧固件等产品为主,涉足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风力发电、高压电气等行业。
3、公司服务情况
公司具有强大完备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成立了由销售﹑生产﹑技术﹑质量等人员组成的服务工作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服务方案,以确保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奉行“科学管理打造精品,至诚服务取信市场”的经营理念,竭力满足顾客需求,提供咨询服务。
2.2 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采用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模式,广泛整合内外部的创新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了校企联合试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聚焦前沿科技,以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统筹科研立项方向,加大行业引领性前沿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和储备。开展新产品、新材料及新工艺的研发,同时深化运营维护技术和检验试验方法的探索与研究;深入开展基础工艺研究,引入信息化工具,推进生产制造数智化升级,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实力,抢占行业科研制高点。
2、采购模式:公司遵循采购方式与采购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公开采购原则对各类物料进行采购,除按国家、公司规定不适宜采取公开方式进行采购的物资外,其他所有采购均以公开采购方式进行,且在实施过程中强化监督,切实保障采购环节公开、公平、公正。公司物资采购主要方式为:战略采购、招标采购、动态竞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等。
3、生产模式:公司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属于离散订单生产类型。生产过程中,依托先进高效的生产设备,搭配精湛的工艺,构建起自动化与流程化的生产线,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凭借规模化生产优势,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能够依据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快速调整生产策略,实现非标准化产品的定制生产,积极响应市场动态,匹配市场需求,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4、销售模式: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大型基础建设工程领域,主要客户为各铁路局、铁路专线公司、铁路施工相关总包单位及城市轨道交通各类公司。铁路及城轨建设中,接触网产品及供电设备的招标方主要为业主、总承包商两种,其中总承包商负责项目建设的总体工作。公司的产品最终由总承包商或其指定的施工单位安装在铁路或城轨项目上,向业主销售的产品一般也交付到项目现场,由总承包商或具体施工单位接收。因此,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为业主或总包商,产品的最终应用均由总包商或具体施工单位完成。
对于业主和总承包商的招标,公司根据招标信息参与投标,中标后签署合同,合同签署方为公司和业主或总包单位。合同中一般约定产品清单及价格、质量要求、交货地点及时间、验收方式、结算和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公司需按照合同要求交付产品,验收合格后享有取得款项的权利。
公司销售部门负责实时掌握行业动向,了解市场招标信息,取得客户需求的相关招标资料。根据市场信息,销售部门有针对性的准备投标文件,参与投标取得订单。
2.3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公司所处行业与轨道交通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铁路电气化改造程度、高铁里程数、城市轨道交通里程数等情况是影响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铁路行业
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看作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铁路行业尤其是对高速铁路的投资力度,铁路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且未来仍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工作会议指出,2024 年国铁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优质高效推进铁路建设,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8,506 亿元,同比增长 11.3%,持
续保持高位运行;投产新线 3,113 公里,其中高速铁路 2,457 公里,铁路建设成效显著。截至 2024
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16.2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 4.8 万公里(引用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2024 年统计公报》)。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 102 项重大工程铁路项目和“两重”项目为重点,加大推进实施力度。国际合作力度加大,与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铁路合作加深,组织对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开展运营安全检查调研。国内部署有条不紊,宜昌至涪陵高铁重庆段、龙岩至龙川高铁武平至梅州西段、兰州至张掖高铁武威至张掖段等 17 个项目开工建设,杭州至义乌至温州高铁、池州至黄山高铁、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高铁等 42 个项目开通运营。聚焦联网、补网、强链,深入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批复佳木斯至同江铁路扩能改造等 20 个项目。加快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铁路专用线 44 条、物流基地 12 个。形成由“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高速铁路衔接的高速铁路网;由若干条纵横普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普速铁路衔接的普速铁路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城市群率先建成城际铁路网,其他城市群城际铁路逐步成网。铁路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高速发展将给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产品制造行业带来较为旺盛的市场需求,促进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产品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
②城市轨道交通行业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速报》,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我国共有 54
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325 条,运营里程达到 10,945.6 公里。2024 年全年,新增城
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 18 条,新增运营区段 27 段,新增运营里程 748 公里。与 2023 年新增运营里
程 884.55 公里相比,2024 年新增规模有所下降,这表明行业在经历前期快速增长后,建设节奏逐步趋于平稳,更加注重与城市实际需求、财政支撑能力的匹配。2024 年全年实际开行列车 4,
085 万列次,完成客运量 322.4 亿人次,较 2023 年增加 28 亿人次,同比增长 9.5%。这一增长反
映出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加密与优化,其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的骨干作用愈发凸显,吸引了更多市民选择轨道交通出行,有效分担了道路交通压力,在缓解城市拥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加速向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在规模扩张、客运服务、区域发展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特点,持续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