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晨股份:晶晨股份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公告时间:2025-08-12 18:01:35
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维护全体股东利益,持续优化经营、规范治理和积极回报投资者,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晨股
份”或“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11 日发布了《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
行动方案》。公司根据行动方案内容,积极开展和落实各项工作,现将 2025 年上半年的主要工作成果报告如下:
一、聚焦经营主业,积极进行市场开拓
公司是全球布局、国内领先的无晶圆半导体系统设计厂商,主营业务为系统级 SoC 芯片及周边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目前主要产品有多媒体智能终端SoC 芯片、无线连接芯片、汽车电子芯片等,为众多消费类电子领域提供 SoC 主控芯片和系统级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家庭、汽车、办公、教育、体育健身、工业、商业、农业、娱乐、仓储等领域。
公司业务已覆盖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北美、欧洲、拉丁美洲、亚太、非洲等全球主要经济区域,依托长期技术沉淀、持续对新技术、新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以及全球布局的区位优势和市场资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稳定优质的客户群。
2025 年,公司对外积极开拓市场,对内持续提升运营效率,抓住行业有利因素,坚定不移推进高强度研发投入,巩固企业护城河和保持行业领先优势。
2025 年上半年,公司产品销售情况持续向好,一批新产品上市后迅速打开市场,产品销售规模不断提升。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33.30 亿元,同比增加3.14 亿元(同比增长 10.42%), 创历史同期新高;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
净利润 4.97 亿元,同比增加 1.34 亿元(同比增长 37.12%)。
2025 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单季度出货量接近 5 千万颗(其中系统级 SoC
芯片近 4,400 万颗,无线连接芯片近 540 万颗),创单季度历史出货量新高。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8.01 亿元,同比增长 9.94%,环比增长 17.72%,创单季度营收历史新高;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3.08 亿元,同比增长31.46%,环比增长 63.90%。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因股权激励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为 0.17 亿元;对归属
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的影响为 0.23 亿元(已考虑相关税费影响)。剔除上述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2025 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5.20 亿元。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发生研发费用 7.35 亿元(其中第一季度为 3.59 亿元,
第二季度为 3.76 亿元),上半年研发费用相较去年同期增加 0.61 亿元。
2025 年以来,公司主要产品线的销售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1)受益于智能家居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以及端侧智能技术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2025 年上半年及第二季度,公司的智能家居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均超过 50%。(2)当前公司各产品线已有 19 款商用芯片携带公司自研的智能端侧算力单元。2025 年上半年,携带自研智能端侧算力单元的芯片出货量超过 900 万颗,已超过 2024 年全
年该类芯片的销售总量。(3)W 系列产品 2025 年上半年实现销量超 800 万颗,
第二季度销量突破 500 万颗。其中 Wi-Fi 6 芯片销量加速提升,第二季度 Wi-Fi
6 芯片销量超过 150 万颗,超过了 2024 年全年的 Wi-Fi 6 芯片销量,环比第一
季度增长 120%以上。2025 年第二季度 Wi-Fi 6 芯片销量占比在 W 产品线进一步
上升至接近 30%(去年同期不足 5%)。后续 W 系列还会继续推出新产品拓展产品应用场景与产品矩阵,总体销售规模以及 Wi-Fi 6 产品的销量和占比均会继续保持上升趋势。(4)公司 6nm 芯片自 2024 年下半年商用上市后,销售不断加速,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单季度突破 100 万颗规模商用门槛后,2025 年第二季度单季
度再次突破 250 万颗,2025 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超 400 万颗,预计 2025 年全年销
量有望达到千万颗以上。
在 2024 年“运营效率提升年”的基础上,2025 年公司继续围绕运营效率提
升进行持续改进。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综合毛利率 36.23%,绝对值同比提升 2.01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实现综合毛利率 37.29%,绝对值同比提升 0.95 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 1.06 个百分点。2025 年公司运营效率提升的行动项还将持续落地,预计运营效率将会继续改善。
长期以来, 公司在“瞄准大市场、确定性机会、集中投入、高质量研发”的原则指导下, 按照"升级主力产品, 推动新品上市, 强化在研产品"的节奏, 进行研发迭代投入。首先, 不断打磨升级在售产品,在消费电子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保持主力S系列与T系列产品的市场份额与毛利率稳步提升, 在全球范围内构筑了极强的竞争力和护城河,持续为公司的研发活动以及有竞争力的员工回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同时,公司近年来重点投入的一批战略新产品在 2025 年开始集中上市,上市之后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均以较快速度突破了百万级的规模商用门槛, 并带动公司芯片整体销售规模上了一个新台阶(2025 年第二季度单季度出货量接近 5 千万颗)。后续,随着这些新产品的市场拓展不断深入,还将进一步带动公司整体销售规模持续增长。与此同时, 公司不断挖掘未来潜力市场,将在端侧智能、高速连接、无线路由、智能视觉、智能显示、智能汽车等重点领域长期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与市场开拓力度, 持续推出新产品, 进一步驱动公司业绩增长。
预计 2025 年第三季度及 2025 年全年,公司经营业绩将同比进一步增长。具
体业绩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二、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公司的产品研发始终保持“瞄准大市场、确定性机会、集中投入、高质量研发”的原则,公司将本着研发创新为发展基石的思路,持续地、有计划地推进核心技术自主研发。
公司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5 年度财务预算报告》,预计公
司全年度研发费用增长率为 15%-25%。2025 年上半年,公司发生研发费用 7.3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0.61 亿元,同比增长 8.98%,其中第一季度 3.59 亿元,
第二季度 3.76 亿元。2025 年上半年因股权激励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 0.17 亿元,
对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的影响 0.23 亿元(已考虑相关税费影响)。剔除上述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2025 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5.20 亿元。
研发人才方面,公司研发人员素质不断提升,为公司保持技术领先性储备人才队伍。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 1,564 人,占公司整体员工数量 86.55%。
人才激励方面,公司于 2025 年 4 月推出《2025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并
于 5 月完成限制性股票授予工作。本次激励计划共向 649 名激励对象授予 596.11
万股限制性股票。在公司业绩考核层面,以年度芯片出货量累计值进行考核,突出体现公司的研发驱动战略布局和阶段性发展重心(具体详见公司于 2025 年 4月 18 日披露的《晶晨股份 2025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公告)。
此外,2025 年上半年,公司 2019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四
批次第三个归属期的条件成就。公司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四个归属期、预留授予部分第一批次及第二批次第三个归属期的条件成就。公司 2023 年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的条件成就。
公司通过持续滚动地推出激励方案,有效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核心团队的积极性。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公司充分重视对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工作。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新申请知识产权 42 个;新获得授权 19 个。详见公司于同
日披露的《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
三、募投项目有序推进
在募投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晶晨股份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使用募集资金。本着合理、节约、有效的原则,在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下,审慎地使用募集资金,加强各个环节费用的控制、监督和管理。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发展与科技储备资金”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
状态。为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公司的经营效益,公司将节余资金共计人民币 5,770.50 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
至此,公司所有募投项目均已结项,公司将募集资金归集户的节余资金共计人民币 10,047.83 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
四、持续精进财务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效率
公司确立 2024 年为“运营效率提升年”,经过一年多的精益化管理,公司的运营效率获得显著效果: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综合毛利率 36.23%,绝对值同比提升 2.01 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实现综合毛利率37.29%,绝对值同比提升0.9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0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系公司精准定位市场需求扩充产品序列、不断开拓新市场以提升销售总额,同时高效管理供应链降低直接成本、简化“研发-生产-销售”流程降低运营成本的综合反映。
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 7.42%,同
比增加 1.05 个百分点;ROE 的提升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导致:
1)销售效率提升:销售净利率与去年同期相比,由 12.01%上升至 14.91% ;
2)运营效率持续保持良好:总资产周转天数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3)资产结构良性发展:资产负债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从 16.12%下降至 11.26%。
公司坚持在不影响主营业务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加强现金管理,合理配置和使用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根据董事会的授权,使用额度不超过人民币 15 亿元进行自有资金委托理财和使用额度不超过 2 亿美元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 249,619.51 万元。
公司不断优化账期管理和库存管理,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27,668.45 万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12.25 天;公司存货余额为 185,255.68
万元,存货周转天数为 139.49 天,其中超 80%的商品账龄小于 6 个月,以在产
品为主,其次为库存商品,以及少部分原材料。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款情况及存货周转率都保持在优良水平。
五、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完善治理体系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密切关注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变化,不断提升公司三会运作效率、重视“关键少数”履职能力建设、完善公司内部制度、推动公司整体治理水平的提升。
在三会运作方面,公司共召开股东大会 1 次,董事会 5 次(其中,董事会战
略委员会会议 2 次,审计委员会会议 2 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 4 次),监事
会 4 次。有效发挥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监事会的各项职能。
在“关键少数”履职能力建设方面,公司结合市场动态、法规政策变化、监管动态等,积极组织或参与内外部履职能力培训,上半年公司董监高共参与 2次专项培训及专题会议。通过形式丰富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公司“关键少数”的合规意识,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公司积极发挥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为其履职提供便利条件,多次组织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来公司实地调研,就公司 2024 年经营情况、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经营情况进行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