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之上市保荐书(申报稿)(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告时间:2025-08-19 17:06:39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之
上市保荐书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住所:浙江省杭州市五星路 201 号)
二〇二五年八月
声明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保荐机构”“保荐机构”或“浙商证券”)接受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盘科技”“发行人”或“公司”)的委托,担任发行人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保荐机构。
本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保荐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四十条、第五十七条、第六十条有关规定的适用意见——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 18 号》(以下简称“《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 18 号》”)等法律法规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的有关规定,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严格按照依法制订的业务规则、行业执业规范和道德准则出具本上市保荐书,并保证所出具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非经特别说明,本上市保荐书中所用简称均与募集说明书具有相同的含义。
目录
声明...... 1
目录...... 2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3
二、发行人存在的主要风险...... 7
三、本次发行情况...... 15
四、本次证券发行上市的项目组成员情况...... 16
五、保荐机构及关联方与发行人及其关联方的利害关系及主要业务往来情况
...... 18
六、保荐机构承诺事项...... 18
七、保荐机构对于本次证券发行履行决策程序的说明...... 19
八、保荐机构对发行人持续督导工作的安排...... 20
九、保荐机构对本次证券上市的推荐结论...... 21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一)发行人简介
中文名称 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 Hainan Jinpan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住所 海南省海口市南海大道 168-39 号
注册资本 45,928.61 万元
法定代表人 李辉
董事会秘书 张蕾
股票简称 金盘科技
股票代码 688676
股票上市地 上海证券交易所
公司网址 https://www.jst.com.cn
联系电话 0898-66811301-302
传真 0898-66811743
电子信箱 info@jst.com.cn
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道路货物运输(不含
危险货物);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智能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先进电力电子装置销售;变压器、整流器和电
感器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在线能源
监测技术研发;智能仓储装备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电气设备修理;
软件销售;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
件开发;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物联网设备销售;互联网数据服
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
经营范围 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承接总公司工程
建设业务;对外承包工程;电池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
物料搬运装备制造;智能物料搬运装备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
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电
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有色金属合金销
售;金属材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仪器仪表
销售(一般经营项目自主经营,许可经营项目凭相关许可证或者批准文
件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二)发行人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作为全球电力设备供应商,专注于变压器系列、成套系列、储能系列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已实现主要产品及业务的数字化转型,致力于为新能源(含风能、光伏、储能等)、新基建(含数据中心等)、高效节能等全场景提供优质的电能供应解决方案及中高端电气装备,并为制造业企业尤其是离散型制造业企业提供一流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其他产品及业务包括安装工程业务、光伏电站业务。
公司在变压器细分行业的产品性能、技术水平、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是全球变压器行业优势企业之一,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可为客户提
供各电压等级及容量区间的变压器系列产品。公司变压器系列产品因产品性能稳定、质量优良、故障率低、定制化能力及交付能力较强等特点,在新能源发电、工业企业电气配套、储能、配电系统、数据中心、高效节能等领域获得较多优质客户的认可。报告期内,公司客户主要为国际知名企业、国内大型国有控股企业以及上市公司,例如:①维斯塔斯(VESTAS)、通用电气(GE)、西门子(SIEMENS)、杜克能源(Duke Energy)、茵梦达(Innomotics)、东芝三菱电机等国际知名企业;②中国华能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国家电网、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联通、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建筑集团、通威集团、阳光电源、汇川技术、三一重能、伊戈尔、晶科能源、紫金矿业、科华数据等大型国有控股企业或上市公司。
2022 年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基于“数字化制造与卓越绩效管理相结合的质量管理模式”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023 年公司被国家商务部评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子公司金盘上海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 年公司或其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卓越级智能工厂、绿色工厂、5G 工厂,公司干式变压器产品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 年版)》,公司基于“干式变压器制造的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入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入围案例、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库;2025 年公司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评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公司拥有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及专业的研发团队。公司已建立起覆盖“技术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产品的研发体系和多层次研发架构,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目标进行产品的前瞻性研发,同时通过各产品线事业部紧密围绕市场需求,推动新能源、配电系统、智能电网、数据中心和储能应用等应用领域
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公司研发人员达 410 人,占
公司总人数 17.45%,专业领域涵盖产品研发、设计、工艺、试验、质量控制以及制造模式转型升级等多个关键领域,形成跨学科高协同团队。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研发团队,研发人员包括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行业、数字化及智能制造方向的实践积累者和相关技术专家,主要核心人员在行业内已有十余年经验,为本项目建设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公司已实现主要产品及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以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
撑、智慧决策为核心,构建“系统升级—数据赋能—AI 融合”三位一体的智能制造生态,依托自主数字化团队基于 5G、AI、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数智化制造能力,不断深化国内生产基地的智能化升级。2020 年-2023 年,公司已陆续在海口、桂林、武汉等生产基地新建或改造 7 座数字化工厂并投入运营,涵盖变压器系列、成套系列产品、储能系列产品。该等数字化工厂投产后,公司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均大幅提升。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数字化工厂设计、建设和运营团队,在数字化工厂方面拥有 28 项核心技术、59 项软件著作权,在数字化工厂建设和运营方面已完成较多成功案例。报告期内,公司或其子公司入选工信部 2024 年《新型工业化案例选》、2023 年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公示名单、2023 年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试点典型案例、2023 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典型产品、应用和服务案例(第一批)名单(智能化制造方向),入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中国质量报刊社的 2023 年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优秀案例,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2024 年度中国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最佳实践优秀案例,已通过数据管理成熟度评估(DCMM3 级)。
公司已在国内外建立了广泛的营销网络,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公司在国
内的主要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共设有 58 个营销网点,并在美国、中国香港、德国、波兰、新加坡设有海外营销中心,负责亚太、美洲、欧洲等区域的业务拓展和销售工作,主要产品销售遍布全球 6 大洲 87 个国家。每个营销网点均配备了经验丰富的销售及售后服务人员,负责开拓和维护区域客户与公司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市场部及销售服务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此外,公司借助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形成由客户经理、技术方案专家和交付专家组成的面向客户的“铁三角”作战单元,为客户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方位服务。
(三)发行人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
1、合并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项目 2025 年 3 月 2024 年 12 月 2023 年 12 月 2022 年 12 月
31 日 31 日 31 日 31 日
资产总计 1,001,648.46 961,602.27 852,859.46 746,712.88
负债总额 546,047.89 516,949.27 523,206.11 459,295.11
项目 2025 年 3 月 2024 年 12 月 2023 年 12 月 2022 年 12 月
31 日 31 日 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