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电气: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半年度评估报告
公告时间:2025-08-22 17:41:50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半年度评估报告
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维护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时代电气”)全体股东利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价值的认可,2025 年 3 月28 日,公司以“提升经营质量、加大科技创新、强化投资者回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情况,制定了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为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制定出明确的工作方向。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根据行动方案内容,积极开展和落实各项工作,现将行动方案在报告期内的实施和效果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以专业化拓业务,聚焦主业深耕细作新兴业务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紧跟“交通强国”、“双碳”等重大国家战略,聚焦增收创效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秉持“高质量经营,高效率运营”理念,坚持“同心多元化战略”,深耕细作轨道交通领域,创新发展新型装备产业,实现了公司的稳健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122.14亿元(同比增长 17.9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人民币 16.72亿元(同比增长 12.93%),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 1.21 元/股(同比增长 15.24%),实现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4.14%(同比增长 0.29
个百分点)。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各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收入板块 本期数 上年同期数 变动比例(%)
轨道交通装备业务 69.11 61.39 12.58
其中:轨道交通电气装备 55.15 49.47 11.48
轨道工程机械 5.63 5.57 1.05
通信信号系统 4.70 4.16 13.11
其他轨道交通装备 3.63 2.19 65.65
新兴装备业务 52.44 41.66 25.88
其中:基础器件 24.16 18.72 29.12
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 9.99 9.86 1.32
新能源发电 10.47 7.32 42.94
海工装备 4.23 4.05 4.37
工业变流 3.59 1.71 110.08
其他业务 0.59 0.51 15.69
合计 122.14 103.56 17.94
在轨道交通产业方面,在上半年开启的动车组和机车招标中,公司市占率保持稳定;CR450 动车组性能验证进展顺利,系列化新能源机车研发持续推进,动车组高级修数量有所增加,机车跨平台检修获得新订单;城轨牵引系统新获订单继续领跑行业,跨平台检修业务取得新突破;海外市场开拓获得新成果,在亚洲、美洲、欧洲等地中标13 个项目,包括配套内燃机车、新能源机车、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城轨等多项产品的不同系统产品;积极推进针对干线铁路和城轨市场的轨道工程机械装备新品研发和推广,新获探伤、打磨等高端车型的大修订单;干线铁路信号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稳定,城轨领域公司首个 FAO 项目宁波 8 号线正式开通。
在新兴装备业务方面,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与绿色节能低碳高度契合的基础器件、新能源车电驱、风光氢储等业务持续快速发展。
基础器件板块:功率半导体宜兴 3 期项目稳步推进,2025 年 6
月底已达设计产能,中低压器件产能持续提升,在国内新能源车和新能源发电市场位居前列;电网和轨交用高压器件各项目持续交付;IGBT 逆导芯片技术顺利推进,突破 SiC 动态特性及可靠性底层技术,技术竞争力大幅提升,完成首次车规级 SiC 模块小批量交付。传感器业务同比大幅增长,已接近 2023 年同期水平。轨交领域市占率保持领先,光伏领域业务规模和新品导入均实现突破,汽车传感获得新的项目定点。
新能源乘用车电驱板块:科研攻关和产能建设并举,坚持前沿技术创新,多合一总成在重量、效率、扭矩等方面实现性能跃升,实现高压总成首单突破及多合一产品首次量产应用。新增项目 20 个,其中一半以上是混动项目。
工业变流板块: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在矿山、冶金、船舶、空调等领域获得新订单,实现纯电动矿用车牵引变流器批量应用及海外高端用户突破。
新能源发电板块:光储风氢多产业协同,中标容量位居国内前列,突破首个海上光伏项目,同时光伏、储能 PCS 和制氢产品均在海外实现首单突破
海工装备板块:海工装备获得国内外多个新订单,包括首套 EROV(电动水下机器人)订单,海工装备技术迭代不断加速,实现行业技术引领。
二、坚持以创新驱动升级,更好服务高水平自立自强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研发投入 12.7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28.59%。
轨道交通方面,高速铁路、机车牵引变流系统产品持续领跑国内市场,城轨、轨道工程机械领域稳固市场优势;新兴装备业务方面乘势突破,对标行业标杆企业,乘用车功率模块、光伏逆变器、传感器件加速满足行业需求,海工装备通过专项攻关,完善产品型谱,推广海外市场。
公司坚持抓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积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突破和掌握更多源头底层技术。加快建设中试验证平台,建设高水平创新生态,推动高效率成果转化,引领和带动行业发展。聚焦“品牌卓著”要求深化品牌引领行动。聚焦产业链强基补短,积极部署战略投资。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深化科研协同立项,构建持续领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多部门协同立项管理,构建项目信息同步机制,严格践行“三步走”工作路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评估项目必要性。以目标为引领,明确关键里程碑。以资源为支撑,全面优化配置机制。统筹谋划国家(省)级科技奖、重点项目申报、专利标准布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风险防范机制。2025 年上半年,新增境内外授权专利 165 件,授权欧美日专利 7 件,公司目前授权且有效专利数 3,654 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 60%;主持或参与交通与能源领域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
11 项,不断巩固提升行业地位。
优化全球研发资源布局,精准把握英国研发中心定位,补位输出优质研发成果。持续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开放式吸纳全球优质资源。
聚焦基础技术研究,打造持续领先的前沿产品平台。夯实基础底座,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速技术升级,实现产品平台行业引领。强化试验能力,实现产品验证安全可控。扎实推进用好创新试验平台,深挖可靠性与寿命试验效能,优化试验资源配置规则,提升试验效率和安全保障。
三、坚持加强募集资金管理,助推主营业务跃阶攀高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强募投项目管理,累计使用 IPO 募
集资金使用比例为 90.63%左右。创新实验平台建设工程项目与新型轨道工程机械制造平台建设项目按计划推进剩余工程审计决算、设备验收、权证办理及档案整理归档等工作,扎实做好轨道交通牵引网络技术及系统研发应用项目、轨道交通智慧路局和智慧城轨关键技术及系统研发应用项目、新产业先进技术研发应用项目的项目管理工作,落实“高目标、高标准、高要求”,及时发现及解决项目难处、痛处,确保项目按计划执行,实现技术、产品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有力支撑公司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募投项目顺利推进。公司坚持以募投项目促进主营业务发展,强化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
四、坚持以精细化促管理,深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5 上半年,公司持续深化数智转型,开展数字化运营攻关及能力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效率。报告期内,公司集中解决运营流程数字化贯通、需求梳理及流程发布、响应多项数字化管理需求。
数字化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必须坚持的长期工作,要聚焦核心业务问题改善,推动数字化走实走深。对齐数字化转型目标。精准把握数字化转型核心要义:解决业务痛点,提升管理效率,改善经营指标,沉淀组织资产。用好数字化既有成果。围绕核心业务和使能支撑流程,要坚持使用、坚持评价、坚持改进已经确定的业务规则和建好的信息系统,PDCA 迭代优化,赋能业务改善。找准数字化主要战场。全流程拉通 ITR 等核心价值流程,提升业务规范化和数字化水平,把业务建在流程上,数据跑在信息化上。持续探索数智化的进一步应用,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赋能业务分析和改善,助力经营决策。
五、坚持深化提质增效,稳固公司持续盈利能力
时代电气始终坚持“产业报国”的经营理念,纵深推进精细化管理。2025 年上半年,公司聚焦增收创效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成本管控,压实产品线利润主体责任。加速复制平移本部 IPD 优秀管理成果,实现分层分级的共性共享,促进精细化管控,强化责任担当,解决分子公司管理不平衡问题。同时,有序推进分子公司管理询审,及时诊断、改善经营管理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点,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六、坚持完善董事会建设,提升现代化公司治理水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高效完善制度更新,夯实制度基础。公司根据中国证监会、上交所、香港联交所最新的监管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取消了监事会,制定或修订完善《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内部审计制度》等 29 项制度,筑牢规范治理的制度基础。
坚持三会高效治理,合规取消监事会,保障三会平稳运行。上半年,公司以现场或现场结合通讯的形式共计召开董事会 4 次,审议议
案共 56 项,召开监事会 3 次,专门委员会 7 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
1 次;成功召开 2024 年度股东会、2025 年第一次 A 股类别股东会、
2025 年第一次 H 股类别股东会。
丰富董事履职,开展实地调研。半年度组织董事开展“用芯驱动人类绿色交通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主题半导体产业调研,独立董事就产业情况、盈利目标展开探讨。此外,向董事提供月度市值管理报告、经营月报、监管学习资料等,支撑董事深入履职贡献。
七、坚持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建立多层次良性互动机制
2025 上半年,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及《香港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