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中国中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公告时间:2025-08-22 17:52:10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公司”)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制定了“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切实履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投资者回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的应尽之责。具体如下:
一、构建“双赛道双集群”产业格局,提升经营质量
自成立以来,中国中车聚焦主责主业,加强战略引领,深刻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和重视,以“复兴号”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为代表的系列轨道交通装备成为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的“金名片”。公司着力构建轨道交通装备业务和清洁能源装备业务的“双赛道双集群”产业格局,建立梯次布局、良性互动、集群发展的体系,加速提升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根基。
(一)谋战略、优布局,强化构建新业态,拓宽高质量发展路径
加快轨交产业升级。紧跟中国铁路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快捷、重载、数智为目标,建立适应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发展需要的装备体系。搭建多制式、更高性价比的中低运量城市
交通系统解决方案,推动谱系化车辆平台建设。加快推出数智化、绿色化支撑下的“车地一体化”机电系统和全寿命周期服务方案,提升城市交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
加紧战新产业提质。加强新能源产业布局顶层设计,深耕重点区域,统筹推动产业基地布局方案落地。加紧研究新型电力系统所需技术及装备,打造“源网荷储”系统解决方案。持续强化仿真和试验验证能力,支撑战新产业产品性能、质量不断提升。
加速未来产业培育。充分利用中车丰富的应用场景,开发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系统解决方案,培育自动化、精益化、绿色化、智能化“四化”融合的数智产业。
(二)拓市场、扩增量,强化打造新模式,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精耕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强化与重要客户的沟通对接,积极推动实施订单采购。聚焦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加快构建铁路现代物流装备体系。持续发挥城轨区域市场优势,不断拓展“产品+”“系统+”业务,加快研究制定价值创造模型样本,着力打造示范引领项目。
细耕清洁能源装备市场。优化战略合作治理机制,推进战略市场开拓和重点合作项目落地。抓住清洁能源开发机遇,加快构建风光储氢等市场优势,提高行业地位,强化行业话语权。加强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升,积极探索推动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形成示范效应。
深耕国际业务市场。巩固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做好服务保障,跟踪落实各项海外项目。督导在执行及重点跟踪 DLS 项目,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和市场有效拓展;强化 DLS 项目管理能力和供应链体系建设,构建价值导向的数智化、绿色化 DLS2.0 模式;持续加强复合型 DLS 业务人才队伍建设。依托优势区域布局,推动“双赛道”协同“走出去”。
育耕数智产业市场。统筹推进产业数智化支撑的“产品+”“系统+”业务模式。建立数智产业统筹协调机制,加快内部数智产业资源专业化整合,构建协同化的数智产业市场拓展体系。
二、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公司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创体系改革,加快建设原创技术策源地,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领先领跑的重大跨越。
公司将继续把科技创新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赋能高质量发展。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完善创新体系,保持高水平科技投入,统筹创新资源,集中力量开展技术研究和项目攻关;优化科技创新工作生态,坚持市场导向,突出政策“解渴”,推进科技产出效率持续提高。着力提升创新能力,聚焦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加大原创技术投入和四性技术研
究。强化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加强科研立项的统筹部署,深化开展中国中车轨道交通装备与清洁能源装备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着力转化创新成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把握好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模块化、平台化发展趋势,加快推动重大项目成果推广应用,打造典型产品。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坚持人才引进和自主培养相结合,不断优化人才选、育、管、用、培等各个环节,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加强清洁能源装备、战新产业、国际业务等人才队伍建设,更好支撑公司发展。
三、加强投资者沟通,增进市场认同
公司严秉“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信息披露原则,确保所有股东公平平等地获得信息,保障全体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公司坚持主动型投资者关系管理,积极管理与投资者、分析师、媒体、监管机构、社会公众等多维度的互动关系;创新模式丰富推介渠道,深化开展路演与反向路演,增进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传递公司价值。公司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获得了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和专业机构的广泛认可。
公司将继续主动强化多维度、多层次、多形式的投资者沟通与价值管理,让资本市场充分认识公司内在价值。一是强化价值推介,持续增强资本市场认同。常态化召开业绩说明会,积极召开全年业绩投资者及分析师专场推介会、定期召开投资者电话会,组织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亲自与会,真实准确解读公司经营业绩,分享经营工作成果和总体思
路,交流发展机遇、业务规划等重要信息,实事求是回应投资者提问与关切。高质量开展业绩路演,拜访境内外投资机构,与重要投资者进行一对一交流沟通。创新组织反向路演,进一步传递公司价值,强化资本市场认同。二是做精日常管理,筑牢投资者关系基础。组织编发每日媒体监测信息、资本市场周报以及公关事件分析,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持续更新投资者档案,建立资本市场分析师库,走访长期股东、参加券商策略会,传递公司经营管理理念及战略规划,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与理解。注重投资者日常沟通,安排专人接听投资者电话,接收投资者电子邮件,关注 E 互动平台投资者提问,耐心解答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参与投教活动,提示投资者注意理性投资。
四、重视投资者回报,共享经营成果
中国中车自成立以来每年度均实施现金分红,迄今累计分派现金红利超过 500 亿元人民币(含税);年均现金分红比例超过 40%,高于 A 股资本市场平均水平;公司向全体股
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从 1.5 元(含税)提升至 2.1 元(含
税),年度派发现金红利总额由 40.93 亿元(含税)提升至60.27 亿元(含税),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提升至 49%。
公司坚持遵守《公司章程》和《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长期股东回报规划》的相关规定,重视投资者回报,适时研究推动中期分红等方式,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与股东共享公司经营成果。公司继续秉持更好维护股东权益、为
股东创造更大价值的理念。科学做好市值管理,健全市值管理工作制度机制,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稳定投资者回报预期。认真履行市值管理主体责任,维护市场稳定。
五、优化公司治理,坚持规范运作
公司聚焦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形成以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投资者关系管理办法等为基本制度,以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工作细则、信息披露实施细则、市值管理办法等为专项制度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基本构建了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机制。公司精准把握规范运作,完善治理主体权责,细化权责事项清单,推动权力责任对等,保障有效履职;精确把控议案质量,建立议案质量把关程序,对于重要议案,与总部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提前介入,从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合规方面给出意见和建议。
公司将继续坚持合规导向和高效规范运作,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坚决不碰监管红线,遵守党中央、国务院、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及上市地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要求,重点把关关联交易、重大投融资项目、对外担保等事项。严守合规运作底线,依规则、按权责发挥各治理主体尤其是董事会的功能作用。深入完善机制保障,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尤其是董事会建设、信息披露与市值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供给,确保合规融入过程、融入机制,充分保障、
发挥作用。不断优化治理主体关系,持续健全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全面细化会议过程管理,重点做好外部董事沟通,优化董事会运作效率。
六、强化“关键少数”责任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持股超过 5%以上的股
东及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保持紧密沟通,及时传达监管工作要求。公司组织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参加国务院国资委、证券监管机构、上市公司协会等举办的培训,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把握监管新规、公司治理要求,持续提升政策理解力、战略洞察力、风险识别力和科学决策力。
公司将继续提升“关键少数”的责任意识,协同促进“关键少数”勤勉尽责。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和实际需求组织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参加监管机构和专业协会的工作会议、培训课程等活动,加强“关键少数”对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专业业务知识的理解,不断提升自律意识,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将持续评估本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本行动方案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