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特: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公告时间:2025-08-28 17:01:14
证券代码:300825 证券简称:阿尔特 公告编号:2025-055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情况概述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
司相关会计政策的规定,对 2025 年 6 月 30 日合并报表范围内应收款项、存货、
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对应收款项的预期信用损失,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以及商誉的减值迹象等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评估,认为上述资产中的部分资产存在减值损失迹象。基于谨慎性原则,本公司需对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金额共计 41,227,250.31 元,具体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项目 2025 年 1-6 月发生额
存货跌价准备 40,979,181.24
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1,065,476.41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781,201.84
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 -36,205.50
合计 41,227,250.31
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
(一)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
本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和财务担保合同等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进行减值会计处理。
本公司考虑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等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计算合同应收的现金流量与预期能收到
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的概率加权金额,确认预期信用损失。
对于由《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规范的交易形成的应收款项和合同资产,无论是否包含重大融资成分,本公司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对于由《企业会计准则第 21 号——租赁》规范的交易形成的租赁应收款,本公司选择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对于其他金融工具,本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的变动情况。
本公司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与在初始确认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以确定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内发生违约风险的相对变化,以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
如果金融工具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信用风险较低,本公司即认为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
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本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本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未来 12 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其损失准备,并将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且不减少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
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某项应收款项已经发生信用减值,则本公司在单项基础上对该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
除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上述应收款项外,本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其余金融工具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确定预期信用损失。本公司对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长期应收款等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的组合类别及确定依据如下:
组合名称 确定组合依据 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的方法
应收票据组合 1 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中承兑银行的信用评级作为信用风
险特征,该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为 0%。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
应收票据组合 2 商业承兑汇票 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
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
应收账款组合 1 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应 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
收款项 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该组合预期
信用损失率为 0%。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
应收账款组合 2 账龄组合 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账龄与整个存续期
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
其他应收款组 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其 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
合 1 他应收款项组合 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该组合预期
信用损失率为 0%。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
其他应收款组 保证金、备用金及押 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
合 2 金组合 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该组合预期
信用损失率为 0%。
其他应收款组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
合 3 账龄组合 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其他应收款账龄与整个存续
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
合同资产组合 1 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合 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
同资产 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该组合预期
信用损失率为 0%。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
合同资产组合 2 账龄组合 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账龄与整个存续期
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1、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合同资产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
账龄 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率(%) 其他应收款预期信用损失率(%)
6 个月内 - -
7-12 个月 5.00 5.00
1-2 年 10.00 10.00
2-3 年 30.00 30.00
3-4 年 50.00 50.00
4-5 年 80.00 80.00
5 年以上 100.00 100.00
2、应收款项融资依据组合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的方法如下:
项目 确定组合的依 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的方法
据
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 预期信用损失率为 0%
本公司不再合理预期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能够全部或部分收回的,直接减记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确认标准和计提方法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产成品、库存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若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本公司按照组合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组合类别及确定依据以及不同类别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如下:
存货组合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