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601857):一体化产业链抵御油价波动,24年归母净利润再创新高-2024年报点评
光大证券 2025-03-30发布
#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9380亿元,同比-2.48%;实现归母净利润1647亿元,同比+2.02%(追溯后)。2024Q4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817亿元,同比-6.70%,环比-2.95%;实现归母净利润322亿元,同比+8.05%,环比-26.77%。
点评:一、全产业链优势抵御油价波动,24年归母净利润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布油均价为79.86美元/桶,同比-2.8%,总体维持高位,但24年9月至12月受中东地缘政治缓和、原油需求预期下行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快速下跌,Q4布油均价为74.01美元/桶,同比-10.7%,环比-6.0%。24年境内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8.0%;受柴油需求下降影响,境内成品油消费量同比下降1.9%,其中汽油同比下降1.2%,柴油同比下降5.4%,煤油同比增长13.3%;
境内主要化工产品需求保持增长,乙烯当量消费量同比增长2.4%,但受新增产能集中投放影响,化工行业盈利仍在低位。公司积极应对形势变化,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深入推进炼化转型升级,依托全产业链优势抵御油价波动,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2.0%,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实现自由现金流1043.5亿元,连续三年超过1000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24年末的资产负债率为37.89%,较23年末下降2.87pct。
2024年,公司上游业务受益于"增储上产"持续推进,实现经营利润1597亿元,同比+7.4%。受炼油产品毛利收窄和油价快速下跌的影响,公司炼化业务实现经营利润214亿元,同比-42.1%,销售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65亿元,同比-31.2%。
受益于天然气需求增长和进口天然气减亏,公司天然气销售业务实现经营利润540亿元,同比+25.5%。
二、分板块回顾:上游业务稳步增长,天然气业务盈利能力快速上升1、上游业务加强"增储上产",盈利能力稳步增长2024年,公司油气和新能源分部实现经营利润1597亿元,同比+7.4%,其中Q4单季实现经营利润155亿元,同比-3.2%。2024年公司原油实现价格为73.74美元/桶,以美元计价同比下降5.3%;天然气实现价格为2.28元/方,同比下降2.5%。
由于作业费等基本运营费增长,2024年公司油气单位操作成本为12.05美元/桶,比上年同期的11.95美元/桶增长0.8%。
公司坚持高效勘探,着力提升规模经济可采储量和储量接替率,2024年油气当量储量接替率为98.2%,同比增长15.7pct。公司推进非常规油气规模高效开发,原油产量稳中有增,天然气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占油气当量的比重持续提升。持续推进海外油气业务高质量发展,积极获取优质新项目,优化在产项目运行,不断提高海外油气业务资产集中度和投资回报率。2024年公司油气当量产量1797.4百万桶,同比+2.2%,其中原油产量941.8百万桶,同比+0.5%,天然气产量1454亿方,同比+4.1%。
2、持续优化资源和开拓市场,天然气销售业务量效双升2024年,公司天然气销售业务实现经营利润540亿元,同比+25.5%,Q4单季实现经营利润287亿元,同比+22.0%。公司持续优化天然气业务市场布局和营销策略,合理配置国产和进口资源,统筹协调长期协议和现货采购,努力拓宽天然气批发业务毛利空间。加大直销客户和终端市场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气电业务,不断提升营销质量。2024年,公司销售天然气2878亿方,同比+5.2%,其中国内销售天然气2278亿方,同比+3.7%。
3、炼化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化工业务持续向好2024年,公司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实现经营利润214亿元,同比-42.1%。
其中炼油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82亿元,同比-49.7%,主要由于炼油产品毛利收窄,化工业务实现经营利润32亿元,同比增利25亿元,主要由于国内化工市场改善,公司优化化工原料和生产成本,化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4Q4单季,公司炼油业务实现经营利润64.49亿元,同比-24.8%,环比增利52亿元;
化工业务实现经营利润-3.43亿元。
公司坚持绿色、智能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优化调整装置负荷和产品结构,深入实施减油增化、减油增特,不断提升高附加值产品产量,积极向"炼化生精材"产业链中高端转型。吉林石化、广西石化等重点转型升级项目有序推进,蓝海新材料高端聚烯烃项目正式启动。加大炼油特色产品统销力度,保税船用燃料油、石蜡、低硫石油焦、特色沥青等产品市场份额居国内首位。加强化工市场分析研判,增强营销能力,化工产品销量大幅提升。2024年,公司共加工原油1378.4百万桶,同比-1.5%,生产成品油1198.67万吨,同比-2.3%,航空煤油产量大幅增长19.2%。2024年公司化工产品商品量3898.1万吨,同比+13.6%。
4、销售业务加大营销力度,积极应对市场波动2024年,公司销售分部实现经营利润165亿元,同比-31.2%,Q4单季实现经营利润36亿元,同比-46.2%,环比+28.5%。公司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强化产销衔接,优化营销策略,充分激发销售终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稳定市场份额,提升国际贸易运作水平和创效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益。及时把握市场动向,灵活调配资源,加大车用LNG销售力度。积极开展非油业务营销活动,非油业务毛利稳定增长。持续完善终端网络建设,加强综合能源服务站、充电设施布局,不断优化客户综合补能网络。2024年公司共销售汽油、煤油、柴油15900万吨,同比-4.1%;国内销售汽油、煤油、柴油11910万吨,同比-3.5%。
三、努力提升股东回报水平,24年派息率52.2%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25元(含税),全年股息每股0.47元(含税),派息率52.2%,总派息额约860.2亿元,以3月28日股价计算的A、H股股息率分别为5.8%、8.2%,末期和全年每股股息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公司坚持每年分红两次,分红稳定性强,在A股市场较为稀缺。
公司优秀的业绩和现金流将通过高股息率转化为投资者回报,从而彰显公司的投资价值。
四、公司抗油价波动能力凸显,坚持高质量发展穿越油价周期2024年,受国际油价下行、海外天然气需求走弱、炼化景气度下滑等因素影响,海外石油巨头利润普遍下行,2024年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BP、道达尔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5.1%、-16.1%、-15.6%、-97.5%、-25.2%,而中国石油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2.02%(追溯后),盈利情况显著好于海外石油巨头。展望2025年,地缘政治波动为全球原油市场带来不确定性,公司将持续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坚持稳中求进,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实现穿越油价周期的长期成长。
# 盈利预测与评级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再创新高,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凸显,考虑到2025年油价中枢下行,我们下调对公司25-26年的盈利预测,新增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0(下调4.0%)/1784(下调3.6%)/182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5/0.97/1.00元/股,我们依然看好公司"增储上产"的潜力和天然气业务的长期成长性,公司业绩有望穿越油价周期实现长期增长,维持公司A+H股的"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
原油和天然气价格下行风险,炼油和化工景气度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