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股网 > 最新消息
股票行情消息数据:

浙商银行:2023年度境内业绩说明会互动问答实录

公告时间:2024-05-06 17:32:20

浙商银行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根据录音整理)
会议时间:2024年4月17日15:30-17:30
会议形式:网络视频直播;受邀和报名参会的投资人、分析师及新闻媒体现场参会。
行内参会人员:董事长陆建强,行长张荣森,独立董事傅廷美,副行长骆峰,行长助理兼首席风险官潘华枫,行长助理(拟任)侯波及计划财务部总经理等。
外部参会人员:投资者、分析师、新闻媒体记者、社会公众记录人:浙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
提问一(人民日报广东分社记者):中央提出金融机构要平衡好功能性和非营利性关系,坚持功能性是第一位的,浙商银行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董事长刚刚讲到了“善本金融”,浙商银行在行业里率先创新实践“善本金融”是基于怎样的考虑?有哪些推进举措和成效?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非常感谢您的关注和提问,特别是对浙商银行在业内提出“善本金融”这个理念的关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省部级主要领导金融专题班上,总书记的两次讲话,把中国金融理论推到了新的高度,尤其是“八个坚持”,为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定了调,也是现在金融创新的基本遵循。浙商银行提出“善本金融”也正是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
议,更多地从社会价值视角来审视金融的定位、金融的站位。
浙商银行提出“善本金融”的核心,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第一,金融具有功能性和营利性。金融是牌照资源,所以必须把功能性放在第一位,社会上很多金融的缺失,作为金融专业机构就应该去弥补。第二,金融是“放大器”。服务了好的主体就是放大了社会效应。“善本金融”里面很重要的一个逻辑是,我们要服务对社会正行正向的客户,放大好的社会效应。我们提“善本金融”,从原来“金融向善”走到“善本金融”,整个社会的发展正行正向,跟我们党号召倡导的社会主义方向、人民利益的方向保持一致。这就是“善本金融”的初心。第三,“善本金融”提出之后,浙商银行一直在探索,现在已经形成了六大支柱的实践体系,包括金融顾问制度、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浙银善标、善本信托、问责向善、员工向善。
1.金融顾问制度。这项制度是浙江首创的。金融顾问制度,实际上就借鉴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的法律顾问制度,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所以我们定位,给金融专业人士“金融顾问”的社会角色,去做企业的综合金融家庭医生、政府的金融子弟兵、居民的金融理财师这三个定位。理财师里面,我们也明确提出金融顾问就是义务的反诈宣传员。社会里面很多金融没有服务到的、应该去做的事情,让“金融顾问”承担起公益的社会责任。这项制度 2018 年 11 月份开始,现在已经五年多了,现在
全浙江有 104 家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加盟到金融顾问制度的行业里来。全国有 16 个省已经发文推广了,浙江有 3400 多个金融顾问的专业队伍,还有 93 个金融顾问的工作室,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走出了浙江金融领域里面功能性放在第一位的供给侧改革实践样本。金融很重要的是融智,帮助企业去做金融的专业咨询,帮他提出解决方案。这项制度浙商银行在全国担当起了举旗引领。
2.开创了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试点。县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单元,也应该是金融服务价值体现最重要最基本的基地。金融的事权都在中央,金融的总部也都在大城市,真正在县域里面服务的往往都是一些支行。金融的“最后一公里”实际上在县域,所以我们在杭州临平区实践了两年,推出了县域金融综合生态建设。在一个县域里面到底有哪些金融需求,我们把它研究出来,下沉了 79 个金融顾问,做了三方面的事、形成了三个工具、八项措施、初步形成了六个成效,我们叫“3386 临平模式”。政府平台的健康运营、企业运营成本下降、企业反诈投资者教育,让县域的金融生态全面提升起来,这就是我们“金融顾问”在做的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杭州准备 5 月份全面推开,我们行里也是要求每一个分行去联系一个县把这些制度落地下来。这也是“善本金融”坚持功能性,不是从浙商银行个体出发,而是从客户、从社会需求出发
来建金融生态。
3.“浙银善标”善本信用体系。这就是我刚才讲到的,对所有的客户从社会价值视角去评判。我们原来对企业的风控,主要看他的资产质量。现在除了资产质量,更从社会价值维度去看客户善的评价。“浙银善标”自去年 8 月份已经正式发布,现在授信体系里面体现了“浙银善标”,也就是善本信用的体系。
4.开启了善本信托工程。金融在促进共同富裕上有两大使命,一是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上破题,二是要解决共享型生态上积极作为。推动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确定下来的长期战略目标,金融在共同富裕里面到底发挥怎么样的作用,我们认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金融的民生保障型、基础型不充分的这些金融工具要创出来;另一方面,共享型社会,让先富起来的人群真正通过金融工具帮到后富、帮到社会治理。在这里我们提出了探索企业自主可感知的慈善模式,为先富带动后富找到实现路径。主要找了“慈善+金融”的三大场景,企业自身产业生态的场景、企业家出生地的场景、企业家所在地的场景。举个例子,一个企业如果有 100 个员工,背后就有 100 个家庭,如果
100 个员工背后的 100 个家庭的大病做一个慈善,把 100 个家
庭的大病都给保下来的话,他的财富是一种升维,解决劳资矛盾、对自己的生态也是一次反哺,更重要的是他不仅管好了 100
个员工,还管好了 100 个家庭。同样,他在所在地、他在老家,如果这些企业家都能够担当起这样的社会角色,这些可感知的慈善都能反哺到生态里来,我们相信企业家在这里面能够看到自身的价值。我们的梦想是,经过善本信托工程让中国的企业家,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体两翼,一方面把经营做好,另一方面把身边的慈善做好。这个工作我们去年 5 月份启动,11 月份 33家首批慈善信托落地,还有 150 家将在 8 月份落地。
5.构建问责向善机制。银行都有不良资产的处置,在不良资产出现的时候都要问责。但是我们现在问责里面引进了善本逻辑,只要是市场因素,不是人祸,不是主观故意,特别是比较好的客户、善分比较好的客户产生出了一些不良,我们从轻处罚。
6.推动了员工向善。要把善的文化在浙商银行真正入心入脑,每一个员工必须是善的使者。所以我们这几年专门推了“一行一校”,我们每一个分行都有一个学校进行帮扶,累计对接了 32 所学校,投入了 3400 余万元。这两年浙商银行的公益化项目更加多元化,我们还建成了 100 家“温暖驿站”,在社会化拥军方面,我们建立了 30 个社会拥军工作室。同时,浙商银行的员工有善行工作室,已经有 11 家了,浙商银行的员工走到哪里也释放出善的文化。
这六个方面的实践,探索贯穿一个中心,就是金融回归初
心本源,培育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让金融的社会价值全面提升。
2023 年,浙商银行持续推进善本金融,让金融的力量与社
会需求、社会的发展同频共振,在经济价值、投资价值、社会价值方面都取得了优于过往、优于同业的好的表现。2023 年我们业绩表现不俗,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家的心气顺了,站位提升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跟我们推动“善本金融”的做法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真诚地希望这些探索能够得到学界、同业关注和讨论,更希望通过“善本金融”的实践和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浙商银行的力量。
提问二(证券时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2023 年全行业
的平均息差是 1.7%,贵行守住了 2.01%这个水平,这里面的主要动因是什么?第二,贵行关于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的行业口径是怎么样定义?这类资产营收的增速超过全行营收增速,是怎么做到的?
浙商银行行长张荣森:各位投资者、分析师、媒体朋友们,非常感谢大家的光临,也感谢大家的提问,关心关注浙商银行的发展。这些年浙商银行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党委班子对经营层的鼎力帮助、信任,推动工作,才让经营层心无旁鹜地聚焦发展、聚焦业务、聚焦经营。形成一个好的业绩是有各方
因素的保障,不是一蹴而就的。刚才这位女士提到,我们的息差、付息率压降,能够维持利差收入的正增长,这是数字上的表现。但是下面每一天、每件事工作的过程,策略的实施,最后达到目标,是非常艰难的、非常不容易的。
压降付息率,是能够最快实现营收和不消耗资本的方法,但是也是最难的方法。当年我们付息率很高,吃利息是资金效率最低的方式,国家的政策是想让需要钱的人和企业拿到便宜的钱。便宜的钱肯定与提供钱的成本有关系,它不可能倒挂去放款,成本越高,放款利率就越高,只有成本压降了,放款利率才能随之而降。所以我们打了一个压付息率的战役。这几年我们压降了30多BP,如果按2万亿存款算,一年要少付60到80亿的利息,这就形成营收,这就是财务成本下降,利息成本下降。这是我们经营班子坚定不移、大力要做的一件事。这几年压降了将近4000亿的高息存款,进来了将近1万亿的低息存款,把高成本的存款置换掉以后,又上了6000亿的负债。所以我们的资产规模增得快,主要是债券、小贷、供应链、零售,都投到这上面。我们现在是“321”策略,重点投向小贷、零售和供应链。
去年我们成功抓住时间窗口完成配股,补充了资本,放了很多优质贷款。另外我们把低效率的贷款和无效贷款做了一个结构调整,提升了我们的收益。另外又由于资本补充,我们也
多放了一些贷款,粮食亩产和耕地面积同时扩大。粮食产量提升了,抵抗了利率下行、息差收窄的效益,才能保住营收正增长。
回答您的第二个问题,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作为浙商银行未来的压舱石,是我上任以后提出来的,也是跟浙商银行的历史有关系。过去我们的行业集中度和个案集中度比较高,市场一波动,给经营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所以我们一定要小额分散,一定要控制行业的集中度、个案的集中度,一定要在经济下行期把资产的波动缩小,均衡发展。在经济好的时候我们持有这些资产收益不追求最好,但是增长也不错;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我们持有这些资产也不会很差,也不太下行,对经济周期不是很敏感。所以我们为了平滑周期的波动,选择了一些经济周期弱敏感的行业,作为我行持有资产的主力军、压舱石。水电气暖、医疗教育等等行业,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必需品,属于是刚需。当然,这些行业肯定价格不会很高,但是风险很小。现在全行1/3的营收都来自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不良率保持在0.33%以下,远远低于硬周期、高周期行业。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这条路是正确的,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未来几年,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营收占比要超过50%,甚至将来会更高。
浙商银行为什么这几年能够不断地调整、变化、前进、越
来越好,就是我们找到了发展的方向,也找到了达成目标的方法,所以我们很坚定。
提问三(中金公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帅帅):我接着前面记者朋友提的问题往下问。从业绩数据上来看,到目前为止,浙商银行是主要的上市银行里面最亮丽的一张报表。我再问一下资产扩张的问题。去年我们的资产扩表接近 20%,这个数字相比所有的股份行和大行都是非常快的,当然净息差的绝对水平表现也好、相对水平表现也好,我觉得都不错,想请教张行长背后的逻辑?在商业模式上跟别的银行有非常大的差异、在触客或者经营效率上更高、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的安排更好,还是说本身我们经营区域的客户需求更加旺盛?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分红的,咱们去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是从分红率的数据上来讲,2022 年是 37%,2023 年是 32%,这个分红考虑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往后展望,分红政策怎么看?还有最新的监管趋势,证监会倡导多次分红,咱们是不是可能有二次分红的考虑?
浙商银行行长张荣森:第一个问题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我开个头,然后让副行长骆峰回答。
资产规模增长比较快,大家都很关心。在目前经济大环境下,增速这么

浙商银行相关个股

天天查股:股票行情消息 实时DDX在线 资金流向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十大股东 最新消息 超赢数据 大小非解禁 停牌复牌 股票分红数据 股票评级报告
广告客服:315126368   843010021
爱股网免费查股,本站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沪ICP备15043930号-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