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科技:002006精工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41119
公告时间:2024-11-19 17:19:35
证券代码:002006 证券简称:精工科技
浙江精工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4-007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投资者关系活动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类别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参与单位名称 详见附件
及人员姓名
时间 2024 年 11 月 18 日-2024 年 11 月 19 日
地点 精工科技会议室、腾讯线上路演
上市公司接待 孙国君、黄伟明、金超
人员姓名
一、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精工科技始创于 1992 年,2004 年 6 月 25 日于深交
所上市,公司总股本为 45,516 万元,控股股东为中建信
集团(持股 29.99%)。公司具有 50 多年的装备制造历史,
一直致力于成为国内高端专用装备技术的引领者与产业
升级的推动者。近年来公司聚焦以“碳纤维装备”为核心
产业,依托公司卓越的研发设计和智能制造能力,协同发
展新能源装备、智能建机、智能纺机以及循环再生装备、
新能源充电桩等业务。
投资者关系活动 公司于 2020 年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千吨级碳纤维成套
主要内容介绍 生产线装备全国产化的企业,确立了在碳纤维装备领域的
先发优势,系国内唯一一家整线装备供应商,国内市占率
超过 50%。2020 年以来,公司累计交付全国产化碳纤维成
套生产线超 20 条,合同金额累计超过 40 亿元,覆盖吉林
化纤、吉林国兴、浙江宝旌、吉林宝旌、新疆隆炬、长盛
科技、上海石化等下游主要客户。截至目前,公司碳纤维
成套装备在手订单共 13 条,合同总额超 20 亿;在洽谈中
意向订单充足,上述订单为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提供坚
实支撑。
二、公司发展战略及布局
基于对公司各产业领域的分析判断,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现定位为:以碳纤维全链高端装备及先进复合新材料为核心业务;大力发展空天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再生产业;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新材料及专用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围绕公司上述整体战略,公司正在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积极跟进碳纤维装备在手订单的交付及洽谈中意向订单的转化,扎牢公司业绩基本盘;二是积极推进原丝装备、碳化装备、复材装备“三位一体”的碳纤维全产业链装备布局;三是把握低空经济巨大发展机遇,形成“装备+材料”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打造增长新引擎;四是开拓聚酯纤维回收生产线,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再生产业。
三、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基本情况
本次发行的发行对象为不超过 35 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对象。本次发行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 20 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 80%;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公司股本总数的 30%,即不超过 136,548,000 股(含本数)。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4,300.19 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投资于:碳纤维及复材装备智能制造建设项目、高性能碳纤维装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均围绕公司现有主营业务开展。
四、现场互动交流
1、目前看来碳纤维市场存在一定的供过于求的现象,对于未来的供需关系公司是怎么看的?
碳纤维行业是国家战略性行业,作为新材料,在民用军用中的使用广泛,且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下游需求空间广阔。近期表现出的短期市场过剩的情况,主要为T300-T400 等级的碳纤维,T700 以上等级碳纤维仍主要依赖进口,远远未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国内原丝产量不足,导致碳纤维价格仍处在相对较高的位置,且下游应用
端尚需验证和渗透的时间,碳纤维下游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深远海风电叶片对玻纤材料的替代、压力容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轻量化等领域都有很大的空间,只是从碳纤维落到应用端需要一定的验证周期,现在渗透率还没有上来。
目前公司已构建原丝装备、碳化装备、复材装备“三位一体”的碳纤维产业总体布局,未来公司将以客户为中心,持续进行技术革新,帮助客户降低运营成本,让客户在品质不断提高的同时,持续降低碳纤维价格,真正让碳纤维行业实现良性发展,把碳纤维打造成为具有广泛替代性的、竞争力极强的产业。
2、公司目前碳纤维装备在手订单情况
从在手订单情况来看,公司目前已签署尚在执行中的大额合同总额超过 20 亿元,客户包括吉林国兴的 8 条碳化线(共四期),东华能源的 2 条碳化线和 2 条纺丝线以及浙江超探,韩国晓星、榆林恒神等。
3、公司目前在手订单的交付周期是多久?
公司碳纤维成套生产线生产交付流程主要包括整线布局及核心设备工艺结构设计及图纸输出、加工及采购、公司内部装配、分批发货、现场安装、单机及整线调试、整线验收等,整体交付周期一般为 9-10 个月,比业内同等级项目节省 40%工期,在客户整体规划如期到位的情况下,公司均能按照合同进度及时履行设备交付工作。
4、公司今年碳纤维海外业务拓展情况?
目前,公司碳纤维核心设备已出口韩国晓星及晓星越南基地,正在与东欧、中东、中亚等海外地区客户就整线装备销售进行洽谈中,海外整线装备订单有望实现突破。
5、公司主要交付的碳纤维生产线是 T300、T400 的线
还是高端的线?
公司目前的碳纤维生产线有效宽幅为 0.4 米—3.3
米,丝束规格覆盖 1K-50K 甚至更大丝束,适应性很广,可满足用户生产 T400/T700/T800/T1000/T1100 等高性能碳纤维的不同需要。
6、目前有些公司是采用设备自产自购的模式,公司的碳纤维设备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优势?是否有竞争对手?
目前,国内上马的碳纤维项目,主要由三种模式:
模式 1:设备自供:当然核心设备如氧化炉和收丝机
仍然进口,现阶段精工科技基本不参与该模式下的碳纤维项目。
模式 2:整线采购:主要为整线交钥匙工程,也是精
工科技的竞争强项,特别是大型碳纤维项目,对供应商资金实力、风险承受能力、技术实力等各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这也是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很少有厂家能与精工科技竞争。公司承接的碳化线项目 90%为交钥匙工程。
模式 3:单机采购,自行组装:主要为厂家自行从各
供应商采购各个单机部件,然后自己串联整线,这个难度较大,需要协调各供应商,安装和调试都会产生拖延,同时,整线工艺匹配方面也很容易出问题,整体项目进展相对缓慢。
公司是国内首家完成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全国产化的装备制造商,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具备碳纤维生产线整线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的厂家、国内碳纤维核心设备出口的唯一供应商,且公司已先后交付了多条不同丝束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整线交付能力国际领先,并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
7、公司的碳纤维生产线技术来源?
公司于 2020 年首条国产化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一次
性试车成功并交付用户使用,目前,已实现国产化、规模化、系列化,从放丝机到收丝机再到废气系统,全部都由公司自行研制生产,整线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8、公司在碳纤维装备领域的迭代情况如何?
公司持续围绕提升下游碳纤维生产企业单线产能、降低下游碳纤维生产企业单位能耗、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提升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等方面进行产品、技术迭代,形成了“成熟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产品研发特色,巩固自身在细分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
目前公司碳纤维装备在研项目主要有:4 米宽幅碳化
线主体设备、3m 端到端平行送风预氧炉、超高温高模量生产线、2.1 米双层碳化线、3 层放丝机、沥青基碳化设备、等离子/微波等不同热源型高温炉。此外公司亦在围绕原丝装备(如聚合装备、纺丝装备)以及复材装备(如新一代缠绕装备、新一代拉挤装备、自动铺丝装备等)开展样机研制。
9、目前碳纤维生产线预计的市场规模及公司市占率情况?
根据公开资料初略统计,国内碳纤维企业已宣告的近期及远期产能规划超过 40 万吨;国外碳纤维龙头企业亦均存在扩产计划,新增产能规划在 3-5 万吨。按照 1 万吨碳纤维产能对应约需 3~4 条生产线测算,保守预计下游企业对碳纤维装备新增需求量在 120-160 条,碳纤维装备行业在未来可预见时间内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前景。
按照公司历史期间 50%的市场占有率测算,未来 3-5
年内公司约有 60-80 条潜在碳纤维生产线装备订单。后续随着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深远海风电叶片等领域的发展,碳纤维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未来市场空间将更大,并且随着公司国际化战略的落地,国际业务增量也值得期待。
10、关注到公司在 11 月份申请了一个原丝领域的专利,请公司介绍一下?
公司申请的上述专利目前处于公示阶段,尚未正式批复,为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步法工艺技术,公司目前在建设原丝装备项目的同时,相应的专利等知识产权申报工作都在同步跟进,为未来公司原丝装备能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奠定基础。
11、公司原丝目前的销售情况和投产节奏?
公司通过多年技术储备和技术测试,已具备了原丝装备的成套设计、生产制造能力。目前原丝成套装备正在进行样机研制,未来可推向市场。而原丝装备中的纺丝装备已实现签单,计划向东华能源销售(2 条 5,000 吨级),目前合同执行中。
12、目前万吨碳丝投资额及其中装备的占比是多少?
正常情况下,原丝与碳丝的比例约为 2:1,2 吨原丝
能生产 1 吨左右碳丝,所以原丝装备的市场与碳化线装备的市场发展是同步的。目前,从原丝到碳化,实现形成万吨级碳纤维,投资约为 13-15 亿(不含土地费用),其中,原丝和碳纤维装备占比 80%左右,对应的装备价值量约10-12 亿元。
13、公司在复材装备领域的布局及拓展情况?
在复材装备领域,相关设备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公司已具备单工位/多工位复材缠绕装备、拉挤设备等复材装备的生产能力,并实现了市场化销售。目前,公司已成立碳材装备事业部、碳材应用事业部,在船舶等复材下游应用领域与客户签署了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