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抗医药:鲁抗医药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3-21 18:47:05
公司代码:600789 公司简称:鲁抗医药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和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24 年度预计派发现金股利合计 1.32 元/10 股(含税),预计分红总额 11862.44 万元(含税),
占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30.06%。
2024 年 12 月公司已按每 10 股现金股利 0.20 元(含税)分配半年度利润,分配股利 1797.34 万
元。
2024 年下半年公司拟派发现金股利 1.12 元/10 股(含税),以 898,669,632 股为基数,预计分
红 10065.10 万元(含税),实际分红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按照每 10股现金 1.12 元(含税)进行派发。
2024 年下半年利润分配方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鲁抗医药 600789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荆保坤 杨华
联系地址 山东省济宁高新区德源路 88 号 山东省济宁高新区德源路 88 号
电话 0537-2983174 0537-2983174
传真 0537-2983097 0537-2983097
电子信箱 jbkyiyil@163.com yanghua600789@126.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1.行业发展现状
2024 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医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受国家集采扩面及配套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部分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医药企业的竞争进入到“全面低成本”竞争。投融资环境低迷,行业投入支出相对收缩。国际局势震荡,部分产业链去“中国化”风险仍然存在。另一方面,技术持续升级,部分创新含量高、临床效果好的产品加快进入临床。我国医药行业质效提速,无论是研发管线还是产品质量均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较高的竞争力,对外授权与境外业务均取得良好进展。政策力度加码,全链条支持将营造良性生态。医药制造业整体增速放缓,承压前行,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家统计局数据,1-12 月,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 29762.67 亿元,同比下降 0.02 %;实现利
润 4050.99 亿元,同比下降 0.92 %;出口交货值 3437.26 亿元,同比增长 8.26 %。医药制造业
营业成本 17472.40 亿元,同比增长 1.74%;销售费用 4528.77 亿元,同比下降 6.2%;管理费用
2103.98 亿元,同比增长 1.45%;应收账款同比增长 4.75%;亏损企业同比增加 366 家;亏损企业
亏损额同比下降 6.5%。
2.行业周期性特点
药品是医疗健康的必需品,尤其是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用药,需求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小。但是医药制造行业受政策周期影响显著,政策调整会带来短期波动,尤其是医保政策、药品审批政策和带量采购政策。医保目录调整和支付方式改革可能短期内对药企利润造成压力。创新药研发周期长、风险高,产品生命周期受专利保护期限制。
3.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以发展生态医药、服务人类健康为使命,在“创新、品质、品行”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打造健康和谐、公平公正、敢于创新、善于学习的鲁抗,建设创新智慧诚信企业,制造优质安全高效的药品,服务人民医疗保健事业。2024 年,公司在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列第 48位。公司被评为山东省质量标杆企业、山东省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物警戒规范化实践基地,2023-2024 年度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 A 级优秀企业、2024 年省级智能工厂、首批山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全国医药行业企业文化创新实践基地,中国医药行业 2020-2024 年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舍里乐公司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列入山东省 2024 年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大观霉素、泰乐菌素复核为“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及产品分布
公司属于医药制造行业,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创新药、生物制造、高端制剂等方面实现突破,逐步实现由微生物发酵基地向合成生物技术应用高地转变。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全身抗感染类、降糖类和心脑血管类药物竞争力不断提升,呼吸类、抗癌类、自身免疫类、男科类等特色产品管线也逐步丰富和完善。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推行阳光招标采购制度,强化透明度和公正性。按照“三分离”原则成立了招标管理委员会和招标管理办公室,将招标、采购过程进行分段管理,确保评标、定标等环节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为了进一步提升采购流程的规范化程度,公司继续优化采购模式,利用数字技术革新原有的招标采购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公司实现了对采购流程的有效监控,节省了统筹管理的时间,提高了决策管理能力,降低了运营综合成本。
2.生产模式
本公司及各下属企业以医药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应对国家集采,根据市场预测制定年度、月度、周生产计划,并按生产计划安排生产。严格按照国家 GMP 的要求组织生产,从原料采购、人员配置、设备管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包装运输等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全程检测及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公司持续提高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通过自动化联线、工业机器人等加快生产装备的技术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过程监督自动化,促进生产过程监督质、效提升;实现连续密闭化、生产自动化,减少三废排放。
3.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全面贯彻“十四五”生产经营总方针,充分发挥销售龙头作用,公司经过多年积累国内制剂销售已建立了以招商代理为主,持续强化自主经营的多元化业务模式;制剂销售综合运用“渠道分销+终端配送+招商代理+学术推广+委托加工+药品集采配送+终端开发”的销售模式,通过各级经销商或代理商的销售渠道和公司销售队伍实现对全国大部分市场终端的覆盖。适应国家集采、联盟采购、挂网准入、医疗机构议价。以基本药物配送、代理分销为主,加强精细化招商和终端销售,加大学术宣传及推广力度,强化品牌药与终端掌控,加大重点市场策划和实施增量开发。原料药销售持续拓展销售渠道,做好上下游客户购销协同;积极开展原料药产品供应商备案和一致性评价关联,稳定销量;做好知识营销、品牌营销,提升鲁抗产品销量和市场占有率。
4.研发模式
公司以药物研究院为主要研发机构,充分发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品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国资科创基地等科技创新基地作用,与国内外科研院所与大中专院校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实验室、项目合作、人才引进等方式开展产学研合作。采取自主研发、委托研发相结合模式,落实公司“研发精品工程”的整体要求,以丰富产品管线为基础,以充实产线负荷为依托,以创新药、仿制药首仿首批为目标,强化全身抗感染类药物新优势,提升降糖类及心脑血管类产品的竞争力;持续推进研发全周期管理,落实“四个避免”管理要求,实现研发与生产的全面衔接。
(三)业绩驱动因素
1.主营业务影响。2024 年公司持续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提升,加快产品技术迭代升级,优化产能结构调整,抓住市场机遇,相关主导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有较大增长。持续强化研发投入,实施研发“精品工程”,2021 年以来新获批仿制药文号 32 个,新产品收入快速增长,经营效益支撑作用愈发明显,综合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2.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南厂区土地办理完成移交手续,土地完成整体移交后对公司损益产生积极影响。本项目土地补偿款总额为 33,757.344 万元,扣除土地账面净值、地上附属物账面净值、土地修复费用等相关支出后,土地收储税前收益 15220.15 万元。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 2023年 本年比上年 2022年
增减(%)
总资产 9,097,984,876.42 8,802,431,497.87 3.36 8,727,665,447.53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资 3,918,185,214.35 3,611,695,001.53 8.49 3,356,856,234.48
产
营业收入 6,233,090,168.38 6,146,721,439.54 1.41 5,621,441,903.66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 394,615,735.73 246,171,797.53 60.30 138,013,129.39
润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扣除 208,583,495.88 174,811,652.12 19.32 86,962,978.51
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
的现金流量净 402,818,057.13 604,005,701.85 -33.31 444,377,008.97
额
加权平均净资 10.43 7.07 增加3.36个百分 4.15
产收益率(%) 点
基本每股收益 0.44 0.28 57.14 0.16
(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 0.44 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