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能投: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3-27 19:32:45
证券代码:002053 证券简称:云南能投 公告编号:2025-039
云南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
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是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总股本 920,729,464 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3.30
元(含税),送红股 0 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云南能投 股票代码 002053
股票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李政良 刘益汉
办公地址 昆明市官渡区春城路 276 号 昆明市官渡区春城路 276 号
传真 0871-63126346 0871-63126346
电话 0871-63127429 63126346 0871-63151962 63126346
电子信箱 310944181@qq.com 597541817@qq.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盐、天然气三大业务板块,经营范围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以及食盐、工业盐、芒硝等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天然气管网建设、运营、天然气销售、入户安装服务等。
新能源是公司的战略核心与发展重点。随着金钟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 30 万千瓦风机
于 2024 年 6 月 30 日全部实现并网发电、金钟风电场二期项目 5.04 万千瓦风机于 2024 年
9 月 12 日实现并网发电以及葫芦地光伏电站一、二期项目合计 2 万千瓦容量于 2024 年 12
月 30 日实现并网发电,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投产发电的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 194.64 万千瓦,其中风电 182.04 万千瓦,光伏 12.6 万千瓦。
盐业板块,全资子公司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是省政府授权云南省唯一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企业和省政府食盐储备承储企业。截至报告期末,云南盐业制盐装置实际产能可达 180 万吨/年。公司盐业“稳中求进”,有效支撑公司战略发展。
天然气板块,控股子公司云南省天然气有限公司是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天然气产业平台,是我省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已建成通气及具备通气条件支线管道合
计 900KM,建成曲靖、玉溪 2 个应急气源储备中心,形成 3600 万方天然气储气能力。
为进一步聚焦新能源核心主业发展,优化公司资源配置,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正在筹划与云南能投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共同以所持有的天然气公司 100%的股
权对云南省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公司于 2024 年 11 月 8 日披露了《关于筹
划与云南能投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对云南省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暨关
联交易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4-126)。2025 年 3 月 21 日,公司董事会 2025 年
第三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控股子公司云南省天然气有限公司股权向云南省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该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页岩气公司 33.00%股权,页岩气公司成为公司的参股公司,天然气公司成为页岩气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不再持有天然气公司股权,天然气公司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一)主要产品及用途
1.电力
1.1 风力发电
利用风力发电,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蕴量巨大。风力发电具有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的特点。
1.2 光伏发电
利用太阳光热发电,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光伏电站根据其规模、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包含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等。
集中式光伏是指装机规模较大、场址集中的光伏电站,主要建设于沙漠、戈壁、荒漠等重点地区,通过大量的光伏板或者太阳能跟踪系统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输送至远离发电地的用户。分布式光伏是指安装在用户现场或与电网连接的、规模相对较小的光伏电站,通常安装在屋顶、墙面或地面,可以直接为附近用户供电。
2.盐业
食盐,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素有“百味盐为首”美誉,也用于各类食品加工。
工业盐,是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之一,工业用途广泛,被称为“化工之母”,主要用于基础化学工业,包括盐酸、烧碱、纯碱、氯化铵、氯气等。此外,工业盐还可用于有机合成工业、建筑业、日用化工、石油石化、无机化工以及硬水处理、公路除雪、制冷冷藏等方面。
芒硝,化学名称工业无水硫酸钠,可以用来制取硫酸铵、硫酸及硫化钠等化工原料,还是制造洗衣粉的重要原料。
3.天然气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主要用于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工艺生产、天然气化工工业、城市燃气事业、压缩天然气汽车等。
(二)行业基本情况
1.新能源行业
装机规模持续增长,风机大型化与智能化运维技术应用广泛。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 2024年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 5.21亿千瓦,同比增长 18%,其中陆上风电
4.8 亿千瓦,海上风电 0.41 亿千瓦。2024 年全国风电发电量 9,91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6%;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 95.9%。技术创新推动大型化与智能化发展。陆上风电 12MW 风机进入市场,风机大型化与智能化运维技术应用广泛,如 AI 驱动的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监
测系统,有利推动运维成本大幅降低。
光伏成第二大电源,“光伏+”多场景应用正成为重要趋势。光伏新增装机量再创新高,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8.86 亿千瓦,同比增
长 45%,光伏已成为全国第二大电源。在光伏用地政策收紧的背景下,“光伏+”多场景应
用正成为重要趋势,鼓励农、林、渔、牧等“光伏+农业”新模式,工业、交通、建筑等应
用场景被视为光伏行业新增长点。
储能等新赛道加速培育,发展潜力巨大。多能互补、高效协同已成为新能源行业必然趋势,储能、氢能等新赛道加速培育。国家能源局规范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工信部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已建成投
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 7,376万千瓦,同比增长超过 130%,平均储能时长 2.3小时,新型储能电站逐步呈现集中式、大型化趋势。多方聚力深化新型储能技术创新,构网型储能获市场广泛关注,压缩空气、钠离子电池等非锂储能应用增多。
政策支持与市场化机制深化。《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政策明确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
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 号),提出坚持市场化方向,推动新能
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配套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分类施策,有利于推动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盐行业
市场供需逐渐平衡是未来行业的主要趋势。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也是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纺织印染、冶金、食品加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国是全球原盐产能和产量最大的国家,《盐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十四五”末全行业原盐产能控制在 12500 万吨以下,市场供需逐渐平衡是未来行业的主要趋
势。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产销一体化集团优势显现。《盐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培育一批行业引领能力强、发展前景好、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盐业体制改革后行业进入整合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头部企业纷纷加快内部改革,积极开展并购重组,重构企业管理模式、运行模式和商业模式,竞争优势越发明显。参考美国、日本等国盐行业发展历程,中国盐行业也将朝几大优势盐业综合性集团并存的格局发展。
食盐产品高端化、功能化趋势明显。随着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多元化、多层次、健康化趋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食盐品种日益丰富,食盐品牌逐步确立。据统计,食盐品种较
“盐改”前增加了 40%以上,中高端盐及健康盐衍生品逐渐受到市场欢迎,低钠盐、功能盐品类逐渐成为主流,高端化在食盐行业正形成共识。与海外发达国家中高端食盐市场占比约 8%-10%相比,中国中高端食盐消费刚刚起步,品牌溢价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3.天然气行业
产供双增,消费结构优化,市场持续复苏向好。天然气是向低碳、零碳能源转型最重
要和最现实的过渡能源,拥有高效、清洁等特性,在新型能源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根据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数据,2024 年国内天然气产量达 2464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 6.2%,其中非常规气(页岩气、煤层气)及海上气田贡献突出。2024 年天然气
表观消费量达 4260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8%,城市燃气(占比 33%)和工业燃料(占比
42%)为主要驱动力,“煤改气”政策及低碳园区建设推动工业用气需求。进口多元化,全
年进口天然气 1817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9.9%,对外依存度约 44%,管道气与 LNG进口占
比分别为 46%和 54%。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储运能力进一步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 2024 年底,
全国长输管网总里程突破 12.8 万公里,LNG 接收站新增接卸能力超 1000 万吨/年,储气库
调峰能力提升至消费量的 6%。云南区域,全面建成玉溪市、曲靖市应急气源储备中心,
天然气大规模应急储备能力实现“零突破”。
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印发了《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以加强天然气高效利用,统筹市场发展和稳定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机制,加强跨省天然气管道定价成本监审,管输费简化为“一区一价”,有利于实现管网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平开放,打破了以前的定价模式,加快形成“全国一张网”,促进天然气资源自由流动和市场竞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所处的行业地位
新能源:云南风光资源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