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通股份:天通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4-17 20:42:33
公司代码:600330 公司简称:天通股份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账户的股份余额为基数,向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22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2024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送红股。回购专用账户的股份不享受利润分配权,公司股份回购尚在进行中,如在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最终以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数据为准。上述议案尚需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天通股份 600330 无
联系人和联系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方式
姓名 冯燕青 吴建美
联系地址 浙江省海宁经济开发区双联路 129 号 浙江省海宁经济开发区双联路 129 号
电话 0573-80701391 0573-80701330
传真 0573-80701300 0573-80701300
电子信箱 fyq@tdgcore.com wjm@tdgcore.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1、电子材料
(1)磁性材料
根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最新统计,2024 年全球纯电动车(BEV)、插电混合式电动车(PHEV)
和氢燃料电池车等新能源车合计销量达 1,629 万辆,年增 25%,其中中国市场占比扩大至 67%,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新能源新车销量占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比率)
达到 40.9%。预估 2025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将年增 18%。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 年,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88.8 万辆和 1286.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4%和 35.5%。中国充电联
盟最新发布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12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1281.8 万台,同比上升
49.1%。2024 年 1-12 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 422.2 万台,同比上升 24.7%。其中公共充电桩增
量为 85.3 万台,同比下降 8.1%,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 336.8 万台,同比上升 37.0%。
软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能源汽车中,软磁材料用于驱动电机、车载充电机、车载 DC/DC 变换器、车载逆变器等关键电子设备中的变压器、升/降压电感、PFC 电感、滤波电感等核心磁性器件,能够提高效率、功率密度和可靠性,同时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在充电设施中,软磁材料用于直流充电桩和无线充电系统,可提升功率转换效率、充电效率和传输距离,并保障电磁兼容性与安全性。其优势包括高饱和磁感、低损耗、高磁导率和良好的温度稳定性。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加和充电基础设施量的增加,共同推动了软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桩电力转换设备以及智能电网等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显著提升了单车中软磁材料的价值量,尤其是在电机驱动、充电系统和能量管理中的应用。这种需求的增长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在于对软磁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为软磁材料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促使其朝着高性能、低损耗、环保等方向发展。
高频低损耗软磁材料在 5G 通信和基站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这些材料可用于基站天线、射
频前端、电源模块和滤波器等部件,能够有效降低信号损耗、提高设备效率和稳定性。工信部数
据显示,2024 年,我国 5G 基站的数量达到 425.1 万个,占移动电话基站总数的 33.6%,较 2023
年底有显著提升。此外,数据中心市场方面,截至 2024 年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数据中心机架
数量达到 83 万架,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6125 亿元,显示出数据中心市场的持续增长态势。5G 基
站的高频化、高性能需求以及数量增长,使得软磁材料在基站设备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而数据中心的规模扩张和对低能耗、高性能电源设备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了软磁材料的市场空间。未来,随着 5G 和数据中心的持续发展,软磁材料的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公司软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与数据中心两大领域均取得了持续增长。公司与多家头部新能源汽车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受益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市场的快速发展,公司为多家全球领先的数据中心提供核心材料支持。在各领域头部客户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并通过深度合作开发为未来业务奠定坚实基础。
光伏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入电网。在光伏逆变器中,Boost 升压电感和大功率交流逆变电感是关键的磁性元件,这些电感元件的磁性材料通常采用高性能的软磁材料。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 年光伏新增装机 277.57GW。其中,集中式新增 159.39GW,分布式新增 118.18GW,户用新增 29.55GW,工商业新增 88.63GW。随着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光伏逆变器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而推动了软磁材料的需求增长。储能逆变器是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着电池系统和交流电网,不仅能满足传统并网变流器对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逆变要求,还可满足储能系统“充电+放电”带来的双向变流需求。储能逆变器中的充放电及逆变模块也需要使用软磁材料制成的电感元件,以实现高效的电能转换和传输。随着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储能逆变器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进而带动了软磁材料的需求上升。
(2)压电晶体材料
2024 年 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
(2024—2026 年)》。该方案旨在推动原材料工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求。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快 5G、工业光网、Wi-Fi6、工业以太网、北斗导航等新型网络通信技术在车间、工厂、矿山的广泛覆盖,提升数据采集、汇聚和质量管理能力,以及加强智能装备、算力设施、模型算法的建设部署和推广普及。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Yole
Development 的统计与预测,2022 年移动终端射频前端市场规模为 192 亿美元,预计到 2028 年将
达到 269 亿美元,2022-2028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8%。其中,2028 年全球发射端模组市场规
模预计为 122 亿美元,接收端模组预计为 45 亿美元,分立滤波器预计为 30 亿美元。CignalAI 的
统计数据表明,2024 年高速数通光模块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 90 亿美元,400G 和 800G 光模块
的出货量实现了近四倍的增长,预计 2024 年出货量将超过 2000 万只。随着 AI 应用的扩展,云服
务提供商正在逐步向单通道 200G 的 1.6T 解决方案过渡,预计高速数通光模块的市场规模将在2026 年扩大至近 120 亿美元。
随着物联网、智能手机、可穿戴终端、5G 等先进电子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钽酸锂和铌酸锂
晶体材料作为声表面波滤波器(SAW)、电光调制器的关键上游原材料,整体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3)蓝宝石材料
蓝宝石材料因其高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特性,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 LED 领
域,蓝宝石衬底是 LED 芯片的关键基础材料,在节能环保相关政策推动下,LED 产品已经得到了极大
普及和和广泛应用。此外,2014-2016 年开始服役的 LED 灯具已陆续在 2023 年起达到寿命极限,带动
了二次替换需求的逐年上升,预计到 2025 年,二次替换需求将超过一次替换和新装需求,成为 LED照明市场的关键主力。在车用照明和显示方面,受新能源车市场销量的带动,车用 LED 市场产值增长显著,且随着技术的发展,Micro LED 透明显示屏有望在 2026-2027 年导入车用市场。
在消费电子领域,蓝宝石材料被广泛用于智能手表、手机等产品的保护玻璃,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渗透和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追求,智能手表蓝宝石表盖的市场需求将更加多样化,且价格将趋于合理。同时,家用脱毛仪等医美产品采用蓝宝石作为接触冷头,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在光学领域,蓝宝石材料因其出色的红外透过率以及优秀的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特性,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类光学设备元件,如安防器材、工业设备、国防设备等。另外蓝宝石衬底在功率器件及晶圆封装领域有望成为硅基、碳化硅基等替代材料。
公司通过与行业内顶尖客户的紧密合作,并与其建立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旨在实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广泛应用,从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2、高端专用装备
公司装备制造业务涵盖晶体材料专用设备与粉体材料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在当前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及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公司装备制造业务紧跟市场趋势,积极拓展业务领域。
(1)晶体材料专用设备
公司在新能源光伏领域提供一系列设备及产线数智化系统解决方案,涵盖单晶生长炉、截断机、开方机、磨倒机、开磨一体机等,构建了一条从晶体生长到硅片加工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旨在提高客户的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2024 年,光伏行业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背景下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的
产量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的产量分别增长超过 10%。行业总产值保持在万亿规模,光伏电池和组件的出口量分别增长超过 40%和 12%。但是,由于光伏整体供应链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光伏产品市场呈现出“量增价减”的态势。多晶硅和组件价格分别同比下降 39.5%和
29.7%。例如,多晶硅价格从年初的约 7 万元/吨降至年末的 3.9 万元至 4.4 万元/吨,单晶 PERC 电池价
格全年跌幅约为 24%。2024 年,中国光伏在行业下行周期与内卷交织下前行,技术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公司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布局,在相关领域掌握了大量核心技术,获得近 200 项专利授权
和软件著作权,其中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