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股网 > 最新消息
股票行情消息数据:

长海股份:2024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

公告时间:2025-04-18 19:18:52

江苏长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
2024年,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的带领下,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公司制度的要求,勤勉、忠实地履行自身职责,贯彻执行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各项决议,围绕经营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计划,持续聚焦主营业务发展,精益内部管理,强化风险控制,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在此,我谨代表公司管理层就2024年度工作情况向董事会作总结汇报。
一、2024年度经营业绩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6,179.1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484.07万元,增长2.10%。营业利润30,735.22万元,较去年同期降低8.98%;利润总额30,509.48万元,较去年同期降低9.27%;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7,478.10万元,较去年同期降低7.20%;归属于母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517.42万元,较去年同期降低12.86%。
二、2024年度主要工作回顾
2024 年,公司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主业主责,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公司发展的全过程,坚定发展信心,明确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2024 年,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玻纤应用传统市场需求下降的背景下,公司持续深化核心业务和产品的差异化竞争策略,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挑战,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灵活决策,有效拓展市场,挖掘市场潜能,全力以赴应对行业激烈竞争环境;加快玻纤业务的发展工作,加强财务投资的风险管理,通过优化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结构性调整,提高产销协调效率,提升对企业净利润的贡献度。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公司建有江苏省特种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非织造特种玻璃纤维制品工程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三大研发平台。2024 年度,公司共投入研发费用 13,281.21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4.99%。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水平,结合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首先集中资源解决现有产品的技术难点,同时强化技术研发、工艺技术管理的规范性,实现了为客户大规模提供持续稳定品质产品的能力。公司通过技术改进、工艺提升,公司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在下游企业的应用得到了更好的认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
有 20 个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拥有有效专利 180 件,其中发明专利 49 件,
实用新型 126 件,外观专利 5 件。公司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标 41 项、行标 7 项、团
标 9 项;参与起草国标 43 个,行标 10 个,团标 12 个。目前公司已建有两个省级示
范智能车间,主打产品高性能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极致化同步研发从玻纤原料、原丝、短切原丝毡到复合材料深加工全产业链工艺技术和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填补汽车轻量化关键材料国内空白,市场占有率持续位于行业前列,获评国家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2、稳步推进产能建设
为满足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和产能布局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原丝生产、制品加工到复材制造一体化的玻纤生产产业链,增强公司的行业竞争力,公司根据下游市场需求的变化,稳步推进 60 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一期之第一条
15 万吨产线和子公司天马集团 3 万吨技改为 8 万吨高端高性能玻璃纤维及特种织物
生产线产能建设,已于报告期内投产并进行产能爬坡。公司现有产能得到了进一步扩充,产品结构更加合理,成本优势更加明显,提升了生产效能。同时拓展了产品的应用领域,完善公司的产业链布局,提高了订单和产能的契合度,为公司业绩增长筑牢了成长根基,有力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多维精细管理,推动降本稳质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从采购、生产、品质和设备管理等多维度发力,落实降本稳质。在采购端,公司通过加强市场调研、现场考察等方式,引入新供应商,强化供应链管理,发挥公司集中采购优势。在生产环节,以科学的考核机制为抓手,提升精细化生产管理水平,并注重加强员工培训,在公司出货量创
下新高的同时,确保产品交付品质。在品质管理上,全面收严原材料、产品的质量把控,改善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进一步巩固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在设备管理方面,通过持续设备改进升级和加强现场巡查力度,以确保关键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为稳定生产提供可靠保障。未来,公司仍将继续深化多维度精细化管理,持续推动降本稳质,为公司稳健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4、节能减排降碳,加快绿色转型升级
公司紧抓数智化发展机遇,实施清洁能源替代、节能减排降碳改造、持续更新环保设备及推进生产线工艺改造,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先后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和省级绿色工厂称号。通过数字化赋能,提升公司业务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建立生产能耗管理系统,智慧配电系统等建设,不断夯实装备智能化、操作无人化的数字化基础。
5、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组成的治理结构体系,积极组织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参加上市公司多种专题培训、制度学习,强化履职能力和合规守法意识,持续规范信息披露事务;完善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加强各类资金管理,规范销售、采购等生产管理流程,不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强化对子公司的生产经营、财务情况的管理。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另外,公司将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并强化投资决策程序,设计更为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合理运用各种融资工具和渠道,控制公司资金成本,节省财务费用支出。同时,公司也将继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加强成本管理并强化预算执行监督,全面有效地控制公司经营和管理风险。
6、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
报告期内,公司认真落实新“国九条”等要求,树牢回报股东的自觉意识,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和长期发展规划等制定出台了《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4-2026年)》,严格执行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及利润分配政策。公司将继续根据所处发展阶段,统筹好业绩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长期来看,随着公司业务布局逐步完善,公司
将持续提升股东回报水平,落实打造“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股东价值回报机制,持续增强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增强现金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见性。
公司回购股份有利于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维护公司全体股东的利
益,同时表明了对公司业务态势和持续发展前景的信心。2024 年 2 月 8 日,公司召
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本次用于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 5,000万元且不超过人民币 10,000 万元(均含本数),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 11 元/股(含本数),回购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不超过 12 个月。公司于2024年12月13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的议案》,同意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人民币 11 元/股(含本数)调整为人民币 14 元/股(含本数)。除上述调整外,本次回购股份方案的其他内容不变。
截至 2025 年 1 月 16 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
股份5,190,199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公司目前总股本为408,716,549股)的1.2699%,
最高成交价为 11.869 元/股,最低成交价为 9.00 元/股,成交总金额为 52,994,701.54
元(不含交易费用)。未来,公司将按照证监会市值管理指引等相关要求,提高公司质量,结合公司实际探索用好市值管理工具箱,推动公司市值的提升,更好地回馈投资者。
三、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公司将继续夯实主业,紧跟市场趋势,结合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储备核心技术,积极开发高附加值高性能产品,稳步开拓产品市场,持续做好经营管理,努力提升公司业绩,树立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以更好的成绩回报广大股东,为社会做出贡献。
1、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推行绿色生产,增强发展新动能
绿色转型已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主流,公司产品从研发到生产、流通等各环节都朝着绿色方向转变,力争实现整个产业链的低排放。随着“十四五”战略规划以
及国家“3060”双碳目标对产业绿色化提出更高的目标与要求,将逐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定投入数智化转型,推动公司生产自动化、管理流程化,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通过创新中心项目升级工艺装备,优化布局,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绿色化,力争实现有数字化能力加持的智能制造工厂。
2、持续推动业务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时代发展,从以玻纤核心技术为主,横向拓展、纵向拔高,加强前瞻性布局,构建多层次技术研发实力。平衡当前市场需求与未来发展趋势,依托技术进步的明确路径,引领公司穿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稳健前行。继续巩固和提升在核心业务的优势地位,把传统优势业务做到极致,努力提升市场份额,稳固发展根基。把握“双碳”背景下的产业新机遇,积极探索转型进入新领域、开发新业务,布局面向未来的新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完善营销策略,加强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
公司将继续突出营销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完善营销策略。积极参与客户的战略规划,提供前瞻性支持,携手开拓新市场,通过增值服务解决技术难题和产品痛点,实现共赢发展,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确保公司产品增量大幅提升。另外,以提升供应商的质量与供应效率为核心目标,全面开展涵盖全要素、全流程的成本分析与管理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公司在规模与资金方面的显著优势,对采购与物流等供应链关键环节进行全面优化,实现供应链效率的整体提升。
4、实现公司长期战略发展目标,打造国内玻纤复合材料领先企业
(1)公司将继续巩固短切毡的领先地位,稳步提升其市场份额。公司作为短切毡细分领域龙头,在规模、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目前公司已经积累了稳定的客户资源。在提倡节能减排、低碳绿色出行的背景下,轻量化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短切毡作为汽车顶蓬的材料使用时,不但可以增加顶蓬的强度、刚性、尺寸稳定性、隔热性、隔音性,而且由于短切毡重量较轻,从而可以起到减轻汽车重量的效果。随着汽车轻量化的推进,以轻短切毡为原料的汽车顶蓬有望快速增长,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2)公司核心产品湿法薄毡的市场前景广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公司已经成为湿法薄毡市场的龙头,从历史数据来看,2018 年至 2023 年,中国玻璃纤维湿法薄毡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7.5%,公司未来将重点实施湿法薄毡扩张战略,积极在国内市场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消除技术瓶颈,打破国外核心技术壁垒,进一步扩大公司薄毡的市场份额,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公司在薄毡市场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3)公司制定了“在现有玻纤制品基础上进行技术提升,实现质量升级产品优化,逐步向高端产品转型”的发展战略。公司将不断加大对新产品的推广力度,丰富产品种类,培养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力争将公司建成国内领先的玻纤复合材料研发

长海股份相关个股

天天查股:股票行情消息 实时DDX在线 资金流向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十大股东 最新消息 超赢数据 大小非解禁 停牌复牌 股票分红数据 股票评级报告
广告客服:315126368   843010021
爱股网免费查股,本站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沪ICP备15043930号-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