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利:伯特利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4-22 19:47:04
公司代码:603596 公司简称:伯特利
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二〇二五年四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4年度的利润分配预案如下: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5元(含税)。截至2025年4月21日,公司总股本为606,510,820股,扣除不参与利润分配的回购专用账户中已回购的股份1,800,000股,实际可参与利润分配的股数为604,710,820股。以604,710,820股为计算基数,预计应当派发现金股利211,648,787元人民币,占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08,851,302.79元人民币的17.51%。公司于2024年累计使用资金总额63,199,744元人民币回购股份1,451,100股。上述现金分红与股份回购金额合计为274,848,531元人民币,占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08,851,302.79元人民币的22.74%。
在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之前,因可转债转股/回购股份/股权激励授予股份回购注销/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回购注销等致使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伯特利 603596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陈忠喜 张爱萍
联系地址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
区泰山路 19 号 湖片区泰山路 19 号
电话 0553-5669308 0553-5669308
传真 0553-5658228 0553-5658228
电子信箱 investor@btl-auto.com investor@btl-auto.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情况
1、汽车产销量进一步增长
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 16 年稳居全球第一。2023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 3000 万大关,
分别达到 3016 万辆和 3009 万辆。2024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进一步增长,分别达到 3128 万辆和
3144 万辆,同比增长 3.7%和 4.5%。
2023 年,我国汽车产业总产值首次超越房地产产业总产值,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
目前国内汽车千人保有量还处于较低水平,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汽车产业的经济支柱作用有望进一步凸显。
2、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迅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 10 年位居全球第一。根据中国汽
车工业协会统计,2020-202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 136.6 万辆增长至 1288.8 万辆;销量从
136.7 万辆增长至 1286.6 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从 5.8%提高到 40.9%。
近年来,在政府、消费者、国内外整车厂商等多重因素推动和影响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逐渐趋于成熟,从上游原材料,到中游的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再到下游的整车制造及售后服务等,整个产业链已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力量。
3、出口成为行业重要趋势
2020 年开始,我国汽车出口量快速增长。2022 年,我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 300 万辆,取代
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2023 年,我国取代日本,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2024 年,我国进一步巩固了全球汽车出口榜首位置,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全年汽车出口量达到 585.9 万辆,同比增长 19.3%。
随着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在海外进行积极布局,以应对全球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产能建设方面,诸多车企于海外建立生产基地,以降低生产成
本、快速响应区域市场需求、应对贸易壁垒。市场拓展方面,车企重视全球化品牌塑造,并纷纷在不同区域推出针对性车型,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技术合作方面,不少车企与海外机构联手,提升技术和产品的全球竞争力。中国车企正稳步在海外扎根,有望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二)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情况
1、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引领行业变革
随着汽车行业的变革和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经历着一系列转型和重塑,其中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为三大核心趋势。
电动化方面,随着全球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以“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为核心的电动化产业链快速崛起。底盘等领域也经历电动化转型,如制动、转向、悬架系统都越来越多应用电子控制技术,推动车辆性能和驾乘体验不断提升。
智能化方面,随着端到端大模型的应用、轻量化传感器方案的推进、大数据与算法的提升,叠加市场需求和政策推动等因素的多重影响,智能驾驶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渗透率持续提升。根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数据,2024 年 1-9 月,中国搭载 L2 以上 ADAS 功能乘用车渗透率为 45.7%,
较上年同期增加 7.1 个百分点。智能驾驶领域市场参与者众多,包括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互联网及科技公司等,各类玩家结合自身定位和能力优势,以不同发展思路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产业链进一步发展完善。智能座舱方面,大尺寸显示屏、智能语音交互、多屏互动娱乐等功能带来全新的驾乘体验。
轻量化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延长续航里程的需求推动,以及世界各国排放标准的愈加严格,汽车及零部件轻量化成为行业的关键发展方向。汽车轻量化包括结构轻量化、工艺轻量化、材料轻量化三种思路:结构轻量化通过更优结构设计减少材料用量,工艺轻量化采用激光焊接、液压成型、精密锻造等工艺突破材料连接限制,而材料轻量化通过增加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的使用而降低重量。
2、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商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等因素为我国汽车零部件厂商塑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内形成了一批具备充分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具备较强的技术和产品实力,而且在响应速度、开发周期等方面具备自身优势,有利于赢得主机厂的青睐。因此,中国汽车零部件公司的行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不仅在国内市场实现着诸多领域的国产替代,而且在世界舞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中国海关总
署数据,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已经从 2015 年的 468.2 亿美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1056.1 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 9.46%。
3、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一系列挑战
尽管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转型和变革带来发展机遇,但同时行业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首先,在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趋势下,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迭代和升级面临考验,需投入高昂资金用于技术和产品研发,给众多企业施加了不小的压力。其次,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企业必须不断提升产品与服务水平,以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此外,中国汽车市场 2023 年开始的价格战导致行业利润被压缩,整车厂商将部分压力传导至上游,使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成本控制和开发周期方面都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
(一)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了汽车制动系统、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及汽车转向系统业务领域,现公司具备机械制动系统产品、机械转向系统产品和智能电控系统产品的自主正向开发能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国内外现行有效专利共计 416 项,较 2023 年期末增长 6.4%,其中发
明专利 105 项;公司申请的“应用于机动车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及其辅助起步方法”先后在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范围取得发明专利授权,同时在欧盟成员国德国、法国、英国、瑞典完成专利注册。2024 年,公司申请的“一种电液混合的整车制动系统”在日本取得发明专利授权、“具有双控独立控制功能的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在印度取得发明专利授权。公司技术中心自 2015 年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同年 3 月,所属试验检测中心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CNAS)认证。公司还拥有安徽省汽车安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重点研究院、芜湖市重点研发平台等多个研发机构,研发实力雄厚,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安徽省技术创新优秀企业。
2024 年度,公司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伯特利电子获得工信部重点支持
“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公司及伯特利电子获商务部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项目;威海伯特利、浙江万达转向通过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万达转向荣获浙江省"浙江制造"认证荣誉。同时入选“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企业、“安徽制造业百强”企业。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
20 年发展,公司累积有 50 家整车客户。
国际及合资客户:通用汽车、Stellantis、福特汽车、福特北美、北美某著名新能源客户、沃
尔沃、东风日产、北京现代、安徽大众、一汽大众、江铃福特、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广汽丰田、TATA、江铃雷诺、马恒达、上汽通用、Rebuild 等。
国内客户:奇瑞、吉利、长安集团、北汽集团、东风集团、广汽集团、理想、小鹏、零跑、一汽红旗、上汽、五菱、东风岚图、江淮、长城、赛力斯等。
(二)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为汽车零部件产品一级供应商,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汽车主机厂商,上游为各汽车零部件二级/三级供应商、以及钢铁、铝锭、电机、电子物料等原材料供应商。
公司主要采用同步研发模式与各主机厂客户开展合作。生产方面按照分工及就近供货的原则安排公司本部及各分/子公司组织生产。公司主要面向主机厂客户直接销售汽车零部件产品。
(三)报告期内主要产品的销量情况
2024 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 964,636.07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