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隆健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公告时间:2025-04-22 21:40:03
深圳信隆健康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深圳信隆健康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24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如附表一)。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重要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与重要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根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三、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来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
项以及高风险领域。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包括:深圳信隆健康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
司各一级单位及天津信隆实业有限公司、深圳信碟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瑞姆实业有限公司、信友实业(越南)责任有限公司等控股子公司;纳
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95%,营业收
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97%。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
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生产管
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
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信息批露、信息系统、关联交易等二十项。
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主要包括:国际经济情势与战争风险、中美 贸易壁垒风险、产业趋势改变风险、市场需求不足风险、汇率与关税风 险、原物料价格波动风险、应收账款余额较大风险、生产管控与质量风 险、主管与技术员工质量不足风险、组织人才与运作效能风险等十项。
上述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涵盖了公司 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
(二) 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流程包括,成立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制定内 部控制评价方案、实施现场检查与评价、认定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 缺陷整改、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流程。
具体审计方式则综合运用个别访谈、问题调查、数据提供、专题讨 论、抽样和比较分析、穿行测试、实地查验与盘点、系统查证等适当方 法;广泛收集分析公司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识别内部 控制缺陷;如实填写评价工作底稿、审计报告。我们认为内部控制评价 采用的方法合理有效,获得的评价证据能够支持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三)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及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 办法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公司审计部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 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 度等因素,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定了 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
公司确定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如下: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评量分数 1 2 3 4 5
企业财务损
失占税前利 1%以下 1%~5% 6%~10% 11%~20% 20%以上
润的百分比
缺陷区分 一般缺陷 一般缺陷 一般缺陷 重要缺陷 重大缺陷
注:如取消重大订单的损失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等级 1 2 3 4 5
对营运活动 微弱 轻微 中度 重度 灾难性
的影响 (可改善) (可改善) (可改善) (须移转风 (必须承担
险) 风险)
缺陷区分 一般缺陷 一般缺陷 一般缺陷 重要缺陷 重大缺陷
注:如政府单位对环保政策改变致无法在期限内达到新标准而受罚
2.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评量分数 1 2 3 4 5
因人员流失
影响企业生 10%以下 10%~15% 16%~20% 21%~40% 41%以上
产进度
缺陷区分 一般缺陷 一般缺陷 一般缺陷 重要缺陷 重大缺陷
注:如工厂工作条件未能满足员工最基本需求而离职。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等级 1 2 3 4 5
因工业安全 微弱 轻微 中度 重度 灾难性
影响企业形 (可改善) (可改善) (可改善) (须重塑形象) (工厂停业
象 整改)
缺陷区分 一般缺陷 一般缺陷 一般缺陷 重要缺陷 重大缺陷
注:如工伤过多导致政府单位要求整改。
(四)内部控制评价范围主要业务和事项
1.组织架构:组织系统图(如附表二)
公司根据《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
定,制定了《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
《监事会议事规则》等制度规范;董事会下设立战略委员会、薪酬
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以及审计委员会为基础的较为完善的法
人治理结构,职责权限明确,对公司正常运转起到根本上的保障;
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聘请独立董事,对公司进一步规范运作起
到良好的作用。
2.发展战略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通过《战略委员会议事规则》明确
战略委员会在发展战略方面的职责和议事程序,对战略委员会会议
的召开程序、表决方式、决议和会议记录等做出规定。公司战略发
展通过长期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年度预算、绩效考核等机制来运
作和保障;将长期规划、细化为每一年的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
是总公司和所属单位编制年度预算的基础,指导公司的经营运作。
3.人力资源
随着业务的发展,大量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
才是公司稳健发展的根本;公司根据《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并
结合人力资源能力的框架要求,建立和实施了较为科学规范的招聘
录用、劳动合同、员工培训、业绩考核、工资福利等管理办法。为
满足公司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公司的人才梯队建设、绩效考核体系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2023 年公司实施了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
4.社会责任
作为上市公司,公司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在关注公司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关注相关方利益,以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同时体现企业存在的正当性;公司除关注员工的伙食、居住安全、生活条件与福利休闲提升等各项人文关怀外,对社区残疾人士亦安置到公司就业并支付其薪资,积极回报社会。
5.企业文化
公司以创造人类健康、快乐的运动休闲生活为使命,并以诚信、务实、创新、执行、品质、双赢为经营理念,公司透过厂刊、举办共识营、球类运动及组织自行车骑行队、读书会、中秋烤肉等各项活动方式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向心力,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对公司从上到下所有经营管理环节存在贪腐及舞弊行为均秉承“零容忍”的态度;透过认真自查、监督,积极参与和支持反舞弊工作,共同净化公司的生产经营环境,促使公司长远健康发展。
6.资金活动
公司为保证财务日常的资金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规范,减少资金管理风险,制定并不断完善了《财务会计制度》、《货币资金收支存及其帐务处理制度》等一系列财务与资金管理制度,建立
了较为完善的资金内控体系和安全保障。报告期内,公司财务单位严格把控资金使用程序,按照规定程序和权限使用资金,合理进行调度资金,防范和控制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7.采购业务
公司在采购作业上订立了《请购采购作业规定》、《五金及生产性耗材管控办法》、《采购程序》、《供货商管理办法》等完整的制度,岗位职能上进行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包括供应商的筛选、物料的询价比较与订单输入及审批的分离、采购与验收及入库的分离等,以避免引发可能的风险;透过使用 SAP ERP(MM)物管模块等系统化作业,让采购作业的内控风险得以降低。
8.资产管理
公司对存货、固定资产制定了《存货盘点作业规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在外模具开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对资产采购、移转、变卖与作废等的相关管理作业和处置进行规范;每年至少一次组织资产盘点,确保资产实物和账面价值的一致。
9.生产管理
公司制定《生产作业管理规范标准作业规定》、《及时化生产管理作业规定》、《生产报工发料作业规定》、《首未件及自主检查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针对生产与品质,订立完整的内部控制作业规范,确保产品质量。
10.销售业务
公司制定了《销售预测》、《客户档案管理规定》、《业务接单录入作业规定》、《订单审查及变更控制作业办法》、《客户抱怨及品质异常管理作业规定》等管理制度,明确规范营业作业流程与各流程结点应有的内控审批制度。公司透过使用 SAP ERP(SD)销售模块系统化对项目报价、交期、产品发出、货款结算、客户信用等业务进行系统性的控制和记录。
11.研究与开发
公司制定了《新产品设计开发作业办法》、《新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研发项目奖励管理制度》等具体规章制度;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研发前都需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