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信安: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公告时间:2025-08-04 16:30:04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上海证券交易所:
根据贵所《关于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上证科创公函[2025]0330 号,以下简称“问询函”)的要求,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麒麟信安”或“公司”)的持续督导机构,会同公司及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问询函所提及的事项进行了逐项落实,现将问询函所涉及问题回复如下:
问题:年报及前期公告显示,2024 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 4.06 亿元,其
中对 A1 单位应收账款余额为 2.24 亿元,占比 55.17%。2024 年开始,公司对 A1
单位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从组合计提变更为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坏账损失金额
为 6,078 万元,计提比例为 27%。2019 年至 2022 年,A1 单位是公司的第一大客
户,2023 年来源于 A1 单位相关收入下降为零。
请公司补充说明:(1)对 A1 单位的应收账款形成时间、账龄分布、期后回
款情况,报告期内单项大额计提坏账损失的原因和依据、前期及本期坏账计提金额是否充分;(2)说明公司对 A1 单位应收账款对应的收入确认时间及金额是否准确,2024年以来与A1单位业务开展情况,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及具体原因。
请保荐机构和年审会计师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上述问题核查并发表意见。
回复:
一、公司回复
(一)对 A1 单位的应收账款形成时间、账龄分布、期后回款情况,报告期
内单项大额计提坏账损失的原因和依据、前期及本期坏账计提金额是否充分
1、对 A1 单位的应收账款形成时间、账龄分布、期后回款情况
截至 2024 年末,公司对 A1 单位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 22,321.34 万元,该
部分应收账款源于 2021 年及 2022 年公司向 A1 单位销售商品,在商品发货并经
A1 单位验收确认后形成应收账款。
从账龄分布情况来看,截至 2024 年末,公司对 A1 单位的应收账款中,账
龄为 2-3 年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 18,141.58 万元,账龄为 3-4 年的应收账款账
面余额为 4,179.76 万元。截至本核查意见出具日,公司上述针对 A1 单位的应收账款暂未回款。
2、报告期内单项大额计提坏账损失的原因和依据
A1 单位作为公司长期合作的特种行业单位客户,其信用状况及相关款项的支付能力具有一定保障。报告期内,A1 单位欠款时间较长主要系受其内部管理事项原因延迟了相关款项的支付,从公司与 A1 单位持续沟通情况来看,目前公司未发现或被告知 A1 单位拒绝履行或无法履行支付货款的迹象或事实,公司预计对 A1 单位的应收账款是可收回的。
截至报告期末,鉴于 A1 单位应收账款金额较大且欠款时间较长(账龄多为2-3 年),与公司其他客户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若继续按照账龄分析组合计提难以精准反映实际风险,为此基于会计谨慎性、重要性原则及《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信用风险特征差异化的处理要求,公司报告期内对 A1 单位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从组合计提调整为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同时,公司对 2023 年末、2024 年末 A1 单位应收账款分别划分为账龄分析
组合和单项计提两种不同情形下的预期信用损失率结果进行测算,以分析对 A1单位应收账款在 2024 年末进行单项计提坏账损失的合理性,具体测算过程如下:
(1)2023 年末、2024 年末将 A1 单位应收账款划分为账龄分析组合计提
坏账准备,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过程如下:
① 2023 年末包含 A1 单位的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过程:
第一步:汇总过去五年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账龄分布情况
单位:万元
账龄 2023 年 12 月 2022 年 12 月 2021 年 12 月 2020 年 12 2019 年 12
31 日 31 日 31 日 月 31 日 月 31 日
1 年以内 7,886.29 28,780.42 13,259.25 4,302.76 7,404.08
1 至 2 年 21,821.33 8,835.37 806.09 694.45 649.73
2 至 3 年 5,591.98 296.42 456.84 296.60 147.76
3 至 4 年 197.95 66.86 117.77 41.17 13.05
4 至 5 年 50.52 44.90 11.29 1.38 9.01
5 年以上 45.82 11.29 0.00 9.01 9.10
合计 35,593.90 38,035.27 14,651.25 5,345.35 8,232.73
第二步:计算历史迁徙率
账龄 2022 年-2023 2021 年-2022 2020 年-2021 2019 年-2020 平均迁 代码
年迁徙率 年迁徙率 年迁徙率 年迁徙率 徙率
1 年以内 75.82% 66.64% 18.73% 9.38% 42.64% A
1 至 2 年 63.29% 36.77% 65.78% 45.65% 52.87% B
2 至 3 年 66.78% 14.64% 39.71% 27.86% 37.25% C
3 至 4 年 75.56% 38.12% 27.44% 10.57% 37.92% D
4 至 5 年 81.54% 100.00% 0.00% 100.00% 70.39% E
5 年以上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F
第三步:公司以各账龄迁徙率平均值为基础计算各账龄区间的历史损失率和预期信用损失率,具体确认过程如下:
账龄 历史损失率计算过 平均损失 前瞻性调整 预期信用 坏账计提比例
程 率 损失率
1 年以内 A×B×C×D×E×F 2.24% 110.00% 2.47% 5.00%
1 至 2 年 B×C×D×E×F 5.26% 110.00% 5.78% 10.00%
2 至 3 年 C×D×E×F 9.94% 110.00% 10.94% 20.00%
3 至 4 年 D×E×F 26.69% 110.00% 29.36% 50.00%
4 至 5 年 E×F 70.39% 110.00% 77.42% 80.00%
5 年以上 F 100.00% 100.00% 100.00%
注:5 年以上的账龄出于谨慎性考虑按 100%计提坏账准备。
② 2024 年末包含 A1 单位的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过程:
第一步:汇总过去五年应收账款余额账龄分布情况
单位:万元
账龄 2024 年 12 月 2023 年 12 月 2022 年 12 月 2021 年 12 2020 年 12
31 日 31 日 31 日 月 31 日 月 31 日
1 年以内 14,137.34 7,886.29 28,780.42 13,259.25 4,302.76
1 至 2 年 1,881.83 21,821.33 8,835.37 806.09 694.45
2 至 3 年 19,765.08 5,591.98 296.42 456.84 296.6
3 至 4 年 4,497.49 197.95 66.86 117.77 41.17
4 至 5 年 134.22 50.52 44.9 11.29 1.38
5 年以上 85.56 45.82 11.29 0 9.01
合计 40,501.51 35,593.90 38,035.27 14,651.25 5,345.35
第二步:计算历史迁徙率
账龄 2023 年-2024 2022 年-2023 2021 年-2022 2020 年-2021 平均迁徙 代
年迁徙率 年迁徙率 年迁徙率 年迁徙率 率 码
1 年以内 23.86% 75.82% 66.64% 18.73% 46.26% A
1 至 2 年 90.58% 63.29% 36.77% 65.78% 64.11% B
2 至 3 年 80.43% 66.78% 14.64% 39.71% 50.39% C
3 至 4 年 67.80% 75.56% 38.12% 27.44% 52.23% D
4 至 5 年 88.80% 81.54% 100.00% 0.00% 67.59% E
5 年以上 100.00%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