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股网 > 最新消息
股票行情消息数据:

航天电子: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公告时间:2025-08-27 18:38:15

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对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根据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5 号——交易与关联交易》的要求,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通过查验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财务公司”)《金融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证件资料,审阅了财务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对财务公司的经营资质、业务和风险状况进行了评估,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财务公司基本情况
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于 2001 年成立,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支持我国航天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其他十六家成员单位共十七方共同出资设立的一家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资本金人民币65 亿元。
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公司目前唯一一家现代金融企业,在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进程中,立足于自身在金融和资本市场的专业优势,紧紧围绕“建设一流财务公司”的愿景,以充分发挥“金融平台”职能为己任,以“创建一流”为第一目标,以“服务航天”为第一要求,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以“风险防范”为第一责任,充分发挥资金融通、金融服务功能,成为成员单位“密不可分”的金融服务提供商,实现集团价值最大化。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 31 号-01 至 03 层,07 至 09 层
法定代表人:史伟国
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L0015H21100000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710928911P
股东情况:财务公司注册资本金 65 亿元,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占比 30.20%;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出资占比 14.56%;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出资占比 10.92%;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出资占比 10.01%;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出资占比 9.10%;西安航天科技工业有限公司出资占比 7.29%;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占比 5.46%;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出资占比 2.73%;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出资占比 2.64%;四川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占比1.82%;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出资占比 1.82%;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占比 0.91%;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占比 0.68%;航天长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出资占比 0.48%;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出资占比 0.48%;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出资占比 0.45%;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占比 0.45%。
经营范围:1、对成员单位办理财务和融资顾问、信用鉴证及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2、协助成员单位实现交易款项的收付;3、经批准的保险代理业务;4、对成员单位提供担保;5、办理成员单位之间的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6、对成员单位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7、办理成员单位之间的内部转账结算及相应的结算、清算方案设计;8、吸收成员单位的存款;9、对成员单位办理贷款及融资租赁;10、从事同业拆借;11、经批准发行财务公司债券;12、承销成员单位的企业债券;13、对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14、有价证券投资;15、成员单位产品买方信贷及融资租赁。
二、财务公司内部控制情况
2025 年上半年,财务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资委、集团公司等上级部门有关工作部署和金融监管机构的政策要求,围绕《关于做好 2025 年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25 年审计法治工作要点》,落实国资委、中央巡视、集团党组巡视及审计整改要求,以“强内控、防风险、促合规”为目标,将内控管理和风险管理融入到业务、制度和流程中,不断提升公司财务内控与全面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公司合规经营、稳健运行。
按照全面、制衡、审慎、适应的原则,财务公司建立了以风险控制为核心,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体系,基本覆盖了所有部门、岗位和人员,以及各项业务、管理过程和操作环节。财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内部控制职责、内部控制措施、内部控制保障、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监督五个方面。董事会承担深化内部控制管理的全面领导责任,统筹规划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监督经营层内控工作的实施;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经营层完善内控体系和履行内控职责;经营层执行董事会决策,制定系统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建立和完善内部组织机构,保证内控职责的履行并对内控体系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价;风险管理部门是内控管理的职能部门,承担牵头组织开展内控建设,负责内控体系的落实和检查评价;审计部门履行内控的监督职能,负责对内控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报告发现的问题并监督整改;其他各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与自身职责相关的制度,负责按照规定开展内控自评价、报告内控缺陷并落实整改。
(一)2025 年上半年内控建设情况
1.加强党委对内控工作的领导,积极贯彻落实国资委、集团公司文件精神
财务公司深入学习国资委《关于做好 2025 年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按照集团公司《2025 年审计法治工作要点》,落实党的领导融入法人治理全过程。坚持和加强党对内控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运行机制,进一步落实党委与董事会、经营层的内控及风险管理职责,规范党委前置研究程序,与合规管理、规章制度建设
和风险管理等工作统筹安排。
2.深化规章制度体系建设
制定《年度规章制度建设计划》,加强对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严格开展规章制度审查和评估,着重解决依法合规,配套衔接、高效协同、权责统一等问题,切实提升规章制度建设质量。根据中央和集团公司要求补齐涉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制度短板,新增或修订一批公务接待、商务招待、费用管理、履职待遇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信贷等重要业务领域内控制度,绝大部分信贷业务制度上半年均完成了更新。
3.开展业务流程优化工作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九次工作会改革部署,立足财务公司功能定位,提升治理效能,公司启动业务流程优化工作,组织召开专题讨论会,明确流程优化的目标、原则与路径。前中后台协同配合,基于业务功能模块优化公司业务流程,用数字化思维识别业务要素,将风险控制点内嵌在流程中,保证风险控制对流程的全覆盖,力争实现业务流程简明、去部门化,符合业务流转、信息传递、内部控制和权限管理要求。
4.配合集团公司建成全级次穿透式监管体系
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构建跨越业务管控、内控监控、专责监督,穿透“集团总部、二级单位、三级及以下单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级次穿透式监管体系,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同时,公司立足于战略引领、价值创造、资源配置、风险管控和协同服务,以穿透式监管为主线,以智能化转型为抓手,主动协同各类监督主体,推动实现财务公司金融业务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监管。
(二)2025 年上半年内部控制总体评价
报告期内公司内部控制设计总体有效,不存在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公司的内部控制与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特点相适应,以合理的成本基本实现了内
部控制目标。
公司内部控制能够体现到具体制度的控制措施上,渗透到公司的各项业务、管理过程和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公司的内部控制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公司结合金融行业特点,将内部控制的核心放在对业务风险的控制上,内部控制以审慎经营、防范和化解风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财务公司风险管理情况
(一)2025 年上半年财务公司经营情况
截止 2025 年 6 月 30 日,财务公司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的资产总额 1624.60
亿元,负债总额 1484.93 亿元,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9.16 亿元,利润总
额 7.96 亿元,净利润 6.16 亿元。
(二)2025 年上半年财务公司风险管理情况
1.2025 年上半年全面风险管理情况
财务公司 2025 年度继续执行安全稳健的风险偏好,优先保障和支持集团主业发展,以保证资金安全性为首要、以保持集团整体流动性为主要目的,兼顾资金收益性,严控风险。财务公司 2024 年监管评级保持在行业前列。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财务公司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银保
监会〔2022〕6 号令)计算的各项监管指标均在合规范围内,未触发风险预警,具体数据如下:
表 1 风险监测指标表
2026 年 6 月 2024 年末
指标名称 标准值
指标值 指标值
资本充足率 16.50% ≥10.5% 15.55%
流动性比例 47.52% ≥25% 56.16%

2026 年 6 月 2024 年末
指标名称 标准值
指标值 指标值
贷款比例 27.49% ≤80% 30.65%
集团外负债比例 0.00% ≤100% 0.00%
票据承兑/资产 0.14% ≤15% 0.37%
票据承兑/存放同业 0.32% ≤300% 0.81%
票据承兑与转贴现总和/资本净额 1.47% ≤100% 4.45%
承兑保证金/存款 0.00% ≤10% 0.00%
投资比例 46.97% ≤70% 48.57%
固定资产净额/资本净额 0.84% ≤20% 0.87%
2.主要风险管控情况
(1)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管控方面,进一步将财务公司的风险偏好管理与资产分类、信用评级等内容协调一致。年初制定的《信贷指引》,明确年度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策略、业务品种以及风险指标管控要求。细化客户风险分类标准,并对不同风险程度的客户在授信准入、授信限额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的信贷管理。修订信贷业务制度,完善信贷业务管控机制;对集团公司高负债成员单位银行贷款开展风险监测,强化高风险信贷的监测、预警和报告,严控风险增量。通过管控授信额度、制定化债方案、执行担保等措施,逐步压降存量风险贷款。
对于

航天电子相关个股

天天查股:股票行情消息 实时DDX在线 资金流向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十大股东 最新消息 超赢数据 大小非解禁 停牌复牌 股票分红数据 股票评级报告
广告客服:315126368   843010021
爱股网免费查股,本站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沪ICP备15043930号-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