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合科技(300491):行业景气向上,产品优势显著-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中信证券 2023-11-15发布
公司是充电桩模块的领军企业,有望跟随充电桩需求增长和功率升级实现快速发展。随着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充电桩需求有望快速增长,同时叠加功率升级,拉动充电模块需求快速增长。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公司在生产端推动规模化降本;研发端迭代节奏领先,率先推出30kW全灌胶工艺模块、满足CE标准的40kW模块等产品;市场端进入西门子供应链,开拓海外市场。
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受益国内外充电模块行业景气,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9.90/15.60/19.70亿元,归母净利润1.02/1.50/2.57亿元,EPS0.58/0.86/1.47元,结合PE和DCF估值法,给予公司2023年目标价31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介绍:围绕电力电子核心技术,经营稳健向好。公司成立于1998年,以功率变换器和开关电源为传统主业。2017年,公司在创业板上市。目前公司形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模块、电力操作电源、军工电源三大板块业务。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9亿元(+51.79%YoY),归母净利润0.44亿元(+36.36%YoY),其中充电桩模块和车载电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159.3%YoY),占收入比重48.8%。2023年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1亿元(+54.08%YoY),归母净利润0.66亿元(+233.62%YoY),充电模块业务收入达到约3.8亿元,占比约63%,公司充电模块业务占比持续扩大,在高基数基础上持续放量,支撑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公司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战略发展清晰,有望充分受益充电桩行业的发展。
发展展望:充电引领成长,电网构筑基础。2023年上半年,在国内充电桩总量增加144.3万的基础上,主要企业新增直流桩平均单桩功率达到60-65kW,比去年同期提升接近10kW。公司的全灌胶工艺产品具备耐热能力强、电气绝缘性好等优势,能更好应对散热条件苛刻的大功率快充和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部署的要求,有望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充电板块业务收入可达6亿元以上,拉动业绩成长。另一方面,公司电力操作电源业务技术、市场积淀深厚,有望受益于电力智能化的进程,在电网投资增速6-8%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公司电力操作电源业务将保持25%左右的增速水平,到2025年实现接近2.5亿元收入,构筑业绩基础。
风险因素:我国电力电网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政策收紧风险;原材料供应趋紧及价格走高的风险;公司客户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路线选择不当风险;定增产能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充电桩亟需实现总量提升和直流功率增加,充电模块需求明显上升。公司是充电桩模块领域领先企业,产品质量和产品迭代节奏领先,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9.90/15.60/19.70亿元,归母净利润1.02/1.50/2.57亿元,对应EPS为0.58/0.86/1.47元。我们看好公司的发展价值,结合PE和DCF估值法,给予公司2023年目标价31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