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辰股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03
公告时间:2025-07-31 17:43:01
证券代码:688500 证券简称:慧辰股份
北京慧辰资道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3
投资者关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系活动类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别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电话会议)
参与单位
名称及人 见附件
员姓名
时间 2025 年 6 月-7 月
地点 公司会议室、线上会议等
上市公司 首席技术官(CTO):马亮
接待人员 董事会秘书:何东炯
姓名 资本运营与市场部总经理:杨晓波
一、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公司位于北京,成立于 2008 年,深耕于商业与公共服务领域,其中商业
领域包括并不限于通信、ICT、耐用消费品、快速消费品、汽车、金融(银行、
证券等)、烟草、医疗等行业,主要客户为世界 500 强、中国 500 强及行业头
投资者关 部品牌、新消费品牌为主,过去十余年累计服务客户超 2000 家,具备数据采
集、分析、治理、流通、应用等多个环节,形成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
系活动主 运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积累了广泛的数据应用场景。
要内容介 公司以深厚的行业洞察和经验知识为根基,以数字化技术与 AI 技术为创
新驱动,持续在商业领域赋能客户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变现,打造中国领先的数
绍 据要素应用技术和运营服务供应商。作为“数据要素+AI”应用的综合服务提
供商,公司聚焦数据、算法模型(AI)业务、算力基础设施等业务,运用大数
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工智能(AI)、自然语言处理、数据可视化、知识
图谱等数字技术,推动数据资产价值化、AI 应用场景化、算力支撑普及化。
公司充分利用长期服务的行业头部客户资源,基于在数据、算法、模型等
方面所积累的多维数据库、丰富业务场景、行业知识库、算法模型库与行业
knowhow 等深厚积淀,构建数据、算法及算力融合的核心能力。目前,在商业客户的 agent 应用落地和 AI 算力软件方面均有相应的落地。
二、互动环节
1、目前,公司在 AI agent 方面有哪些产品,有哪些行业客户落地?
答:当前,AI 技术发展迅猛,公司也积极置身其中,过去两年公司依托过去数据、算法模型及场景 Know-How 的积累,目前形成了自有的文本、音频、数字人模型的研发并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积极探索与客户业务场景融合落地的商机,基于对客户的需求和业务能力的积累,公司发布了“慧 AI 智能应用平台”等相关算法模型产品,满足客户通过 AI 进行降本增效的需求。此外,底层大模型除了支持慧辰自研的行业大模型与数字人模型外,也接入主流公开服务模型(包括 DeepSeek、文心一言、智谱 AI、Kimi、百川智能、GPT 等),平台的应用以 Agent 智能体形式,支持自研应用与合作方应用部署。公司联合行业智算硬件合作方,基于 DeepSeek 大模型与慧 AI 数字员工产品,构建数字员工一体机解决方案。提供从“底层算力、大模型部署、推理训练、数字员工应用”的全栈解决方案,助力消费品、金融、通信、互联网、医疗、政府等行业用户实现“硬件+大模型+智能应用”的一键式部署,可实现快速构建知识检索、业务办公、知识库问答、数字客服等多种智能应用能力,帮助用户形成覆盖“业务-服务-运营-决策”的智能应用能力,标准 SaaS 版本可服务大量中小企业低成本业务提效需求。
在服务模式上,针对大型企业业务数据安全与定制化需求,也可提供私有化部署,能够结合企业私有数据提供优化微调的专业大模型应用能力。比如在服务商业消费与营销类场景的产品,包括“慧 AI”、“AIGC+洞察创新”、“AIGC+数字营销”、“AIGC+客户体验”、“AI 数字分身”等,可全面赋能客户的商业运营。当前,SaaS 版本已经通过合作渠道进行行业推广,定制部署版本已有大企业客户在交付中。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在消费品、烟草等相关领域头部品牌私有化全域 AI Agent 部署有序推进落地中。相关业务情况,以公开披露信息为准,也请投资者理性判断。
2、公司在数据方面有哪些积累?
答:公司在数据分析领域深耕多年,十余年来持续服务多个行业大中型商业客户和政府及公共服务机构客户,在国内市场拥有较高的营收规模,围绕数据要素应用在数据科学方法论、数据分析应用场景、行业专业数据算法模型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公司每年采购大量数据,上市以来为例,公司数据采集及采购费用合计占营收比重分别为 51.59%、56.67%、60.38%、59.74%、59.56%。对服务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较强的技术实现能力,公司在相关的技术(大数据的处理与融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AIGC 大语言生成模型方面)方面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具备垂直业务领域的专业业务分析的体系化认知积累(方法论与相关高质量的分析数据资源),通过将上述两方面优势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融合,形成了如下技术优势:a.相关数据分析技术能将 AI、数据科学技术与行业方法论有效融合,在业务深度与智能化方面不断满足客户专业需求;2023 年以来,公司基于自主 AIGC 技术与资源优势研发适合行业应用的文本生成/语音生成/数字人生成等多个大模型,并于 2024 年通过国家网信办算法备案。基于自主 AIGC 大模型能力,进一步研发新的分析产品和优化重构现有产品,体现了
AI 技术与行业应用的快速结合能力。b.具备多维度数据(业务相关内、外部大数据与传统消费者体验小数据等)、异构数据(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综合分析与应用技术能力,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在低成本与良好效果方面达到统一。c.公司基于数据的业务分析技术与产品研发,已实现闭环的技术化驱动道路,研发的大量行业数据分析技术和数据应用模型,如面向商业消费体验的分析方法与技术模型、面向商业营销的个性化用户分析与推荐技术模型、面向产品创新的 AIGC 创新生成技术和面向农业、烟草数字化领域的智能分析技术等等已进行相关专利和软著申请,形成了系列软件化、公有云服务模式为核心的 SaaS 化分析产品,并在实际业务服务中使用,成为支撑公司业务服务的基础核心能力,已固化为公司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并不断优化和迭代,在实际业务中不断驱动和提升业务服务领域与竞争力。相关情况,以公开披露信息为准,也请投资者理性判断。
3、公司在数据资源方面的积累,为 AI agent 应用落地方面有哪些赋能?
答:经过十余年服务超大型客户及公共服务领域的沉淀形成了行业知识库、算法模型库与大量专业数据分析报告,为公司算法模型提供了丰富的训练语料库,形成了面向领域场景的多个大模型生成技术。此外,公司在过去十余年数据处理过程中,形成了细分行业的大量标签、场景 Know how,在业务场景中的 agent 私有化部署、训练调优的落地,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让团队在为客户交付可以实现快速介入,高效交付。相关情况,以公开披露信息为准,也请投资者理性判断。
4、公司在算力软硬件方面有哪些进展,可以为客户提供哪些产品?
答:2024 年 7 月公司发布了面向智算资源运营管理的一站式产品——算
力融合管理服务平台。①算力软件服务领域,公司已储备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以支撑公司在相关领域的业务发展,并与中科信控、棱镜数聚达成战略合作,基于各方优势,联合研发“融合算力管理服务平台”,其主要通过通用算力与智能算力的融合运营模式,满足智算运营精细化的趋势化需求。该平台提供全生命期的智算算力资源运维/常规运营管理功能,结合智算运营特点,重点加强了细粒度的智算资源服务和提升运营收益的精细化运营能力,可扩展多样的算力服务产品以及更好地满足不同 AI 算力租用的场景需求。同时,为平台服务的算力租用用户预置了大量高性能 AI 模型镜像与全流程的开发部署套件,赋能租户便捷高效地构建 AI 应用,从而在价格与易用性方面可有效吸引更多长尾、中小型智算应用需求客户群体。②算力硬件服务业务,公司已经开始为客户交付算力资源。相关情况,以公开披露信息为准,也请投资者理性判断。5、公司在 AI 应用算力软件方面是否有订单落地,为客户提供什么解决方案?
答:公司近期签署了某“AI 公共算力平台软件”项目。此次合作涵盖算力运营所需的软件安装部署、多系统对接、授权管理及持续技术维护等核心环节。相关情况,以公开披露信息为准,也请投资者理性判断。
6、公司从事数据、算法方面的团队怎么样?这些团队是否在近期公布的股权激励名单中?
答:公司核心技术人员马亮和王驰分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系,并获得博士学位,在数据科学相关的大数据融合处理、机器学习、AI与 AIGC 技术领域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并具备多年业务实践积累,2023 年主持研发公司自主行业性 AIGC 生成类大模型算法;核心技术人员韩丁针对公
司重要业务(如消费者体验类)的主要分析场景,积累了大量专业分析数据,
建立了核心分析方法体系。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和主要研发人员通过将 AI、数据科学技术与垂直领域
专业数据分析方法模型进行有效融合,并在实际业务使用过程中持续对算法和
模型进行优化,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体系,受到了行业头部企业的一致认可。公
司管理团队主要来自国际领先研究咨询公司以及行业内著名企业,对行业具有
深刻的理解,在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和研究方法论等方面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公司管理团队可以准确把握数据分析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制定公司相应的外部
发展计划和内部管理制度。为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让优秀人才与公司共
同成长,此次,股权激励相关核心员工均有股权激励。
7、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是怎样的?
答:公司将持续聚焦主业,深耕“数据、算法(AI)、算力”为核心的产
品矩阵,为客户创造更多数字时代、智能时代的全栈解决方案。从过去发展看,
公司有信心在 AI 时代来临的今天,持续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为股东也将
创造可预期的价值。公司从 2012 年开始,就开始推进专业分析模型与数据科
学技术综合驱动的数据业务服务模式,积极研发面向多维数据与数据科学技术
驱动的分析技术与软件产品,并积累了大量行业性、高质量的分析数据资源。
2018 年以来公司加快了 AI 技术的融合,并在 2023 年基于数据积累与技术优
势研发行业性 AIGC 生成大模型技术,并对自身分析产品进行 AI 化重构改
造。率先实现了对包括企业内外部的数据、消费者态度与行为数据和行业数据
的多维度数据的融合分析,通过体系化与智能化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