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国际:2025年8月投资者沟通情况
公告时间:2025-09-02 15:35:58
证券代码:600970 证券简称:中材国际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沟通情况
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现场参观 □媒体采访 √券商策略会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电话会议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27日-2025年8月29日
公司接待人员 董事、总裁朱兵,独立董事焦点,常务副总裁刘仁越,副总裁隋同波,副总裁、
董事会秘书曾暄,副总裁、财务总监尹凌及相关人员
长江证券、东吴证券、光大证券、广发证券、国联民生、国盛证券、天风证券、
西部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华龙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中信证券、
永赢基金、招商基金、汇丰晋信、平安资产、国泰基金、招银理财、博时基金、
创金合信、工银瑞信、国海富兰克林、国金基金、国联基金、泓德基金、华富
基金、华商基金、嘉实基金、交银施罗德、九泰基金、诺德基金、同泰基金、
参与单位名称 信达澳亚、银河基金、银华基金、中欧基金、人保资产、长江养老、浙商资管、
及人员 中金资管、新华资产、大家资产、半夏投资、港丽投资、光大自营、广汇缘、
汉和投资、恒悦资产、宏道投资、泓澄投资、汇创投资、汇信聚盈、惠正投资、
混沌投资、理成资产、利安人寿、明河投资、明世伙伴、磐厚动量、青骊投资、
睿珺资产、睿胜投资、双安投资、盈峰资本、云门投资、长安汇通、正圆投资、
中华联合、中邮理财、东吴证券、Nomura Asset、POINT72、JP Morgan
一、介绍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亮点及未来展望
经营亮点:
(一)经营业绩稳健增长,领先地位持续稳固
上半年,公司紧盯全年目标与“十四五”战略收官任务,凝心聚力、奋勇
主要内容 攻坚,实现新签合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再创新高。水泥工程服务市场份额连
续17年稳居世界第一,2025年ENR榜单排名提升至全球第38位、同比上升5位。
公司高质量举办第三届水泥绿色智能发展大会,发布了全氧燃烧技术、煤矸石
的悬浮煅烧制备陶瓷原料技术、移动式反击破设备及优控系统与优化控制技术
共计四项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引领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二)产业思维筑牢优势,结构转型提升价值
工程技术服务:深挖有效需求,实现多点突破。持续巩固主业核心优势,加快从“工程项目思维”到“产业经营思维”的转变,从关注单一项目履约,转向关注业务的整体价值创造、全生命周期系统服务。成功获取13个境外水泥整线项目,新签水泥工程技改合同实现翻倍、境外多元化工程合同实现倍增,成功签署国内首例千万吨级绿色建筑产品开发及煤矸石综合处置一体化项目、联想沙特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全球首条万吨级异地搬迁生产线顺利封顶,608个在执行项目平稳高效履约。
高端装备制造:数智升级赋能,“两外一服”加速。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装备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持续强化全价值链本土化布局和数智赋能,加速从“中国制造”向“全球智造”的价值跃迁,全力打造高端装备研发平台和全球领先的装备产业高地。境外新签装备合同再翻番,外行业拓展成效显著,成功签署摩洛哥磷酸盐原矿破碎系列项目,全球9大技术装备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生产运营服务:聚焦全链服务,强化业务协同。全面对接客户全生命周期生产需求,形成“智能工厂+数字化矿山+专家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深入挖掘产业链协同资源,聚焦客户需求,打造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通过可量化、可感知的数字化价值案例,以点带面辐射全球市场。报告期,公司全球水泥工厂运维平台建设按期推进,数字化矿山及水泥工厂智能化实验室完成5条示范线推广,服务收入实现稳定增长。
(三)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属地经营夯实根基
上半年,公司持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提高应用场景针对性,加大水泥低碳、全氧燃烧、大宗固废处置等绿色技术装备的研发推广,除尘、脱硫、脱硝超净排放最新技术的示范应用,探索煤矸石梯级利用多技术路径系统解决方案,“水泥工程+绿能”系统解决方案在南非项目成功落地。推进属地价值链延伸发展,健全属地资源共享机制,强化产业协同和平台赋能,坚持合作共赢,以打造标杆项目带动国别市场、以做强国别市场辐射区域市场,持续稳定推进海外市场布局,实现境外合同、收入、人员同比大幅
提升,国际化指数稳步增长。
未来展望:
(一)行业趋势
从国际形势看,全球经济或将面临更多下行压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冲击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范围的认同进一步加深,全球绿色转型处于重要窗口期;从国内形势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在平抑波动中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从行业形势看,“绿色低碳、数字智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水泥行业的共识,水泥企业对新技术、新装备的需求持续释放,同时,雅江水电、新藏铁路等重大项目有望带动区域增量。
(二)业务展望
工程技术服务:加快“思维转变”,从“工程项目思维”向“产业经营思维”转变,从关注单一项目履约,转向关注全生命周期系统服务。强化“两端延伸”,价值链前端提高自主技术供给和研发创新能力、提供差异化定制服务方案,价值链后端加快建立全球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坚持“两端发力”,强化产业链各个核心环节的协同发展,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提供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
高端装备制造:加快推动“两外一服”落地,形成装备与工程双向联动,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平台。不断完善原创技术供给能力。加快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应用,打造一批先进示范工程和验证平台,将装备智造园打造成为全球标杆基地。强化战略层面对“两外一服”的顶层设计,提升两外收入占比。大力推进全球营销网络和服务中心建设。扎实做好专业化整合融合,充分释放规模效应和协同价值。大力践行“内生增长+投资并购+资本运作”多条腿走路理念,聚焦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实施延链补链强链。
生产运营服务:以“EPC+数智+运维”集成服务模式,提供定制化综合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提升EPC向运维转化率。强化区域资源共享,统一智慧运维平台标准,降低成本,打造标准化运维服务模式和标杆示范项目。构建“大运维”服务生态,加大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力度,构建覆盖多领域的集成服务体系。
二、互动交流
1. 请问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情况如何?是否完成预期?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紧盯“一利五率”,锚定“一增一稳四提升”目标,积极克服内需不足、外需不稳等困难挑战,强化战略引领、业务协同及资源共享,赋能全球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经营业绩实现稳健增长。报告期,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411.64亿元,同比增长11%。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效结转合同额620.37亿元,较上一报告期末增长5.94%,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76亿元,同比增长3.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1亿元,同比增长1.56%。
2. 关于国务院8月25日印发的《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
设的意见》会对公司经营产生哪些影响?
答:这份意见明确,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目前,我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水泥行业纳入碳市场管理,可通过“激励先进、约束落后”加快出清落后产能,推动行业从“高碳依赖”传统路径向“低碳竞争力”新赛道转变,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助力走出“内卷式”竞争模式,不断提高行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一方面,中材国际作为推动全球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系统集成服务商,依托强大科技创新能力和海量应用场景,形成了从试验到应用、从源头到末端的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减碳脱碳路线,上述文件的出台或将加速淘汰低效产能,优化行业格局,有助于公司绿色低碳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公司始终将绿色发展融入企业战略,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清洁生产,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中材国际在水泥行业拥有大量绿色低碳项目的成功实践,未来,公司将积极赋能国内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水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落地实现。
3. 公司在雅下水电站、新藏铁路等国家级重点工程建设中均颗粒无收
吗?
答:中材国际是全球最大的水泥技术装备工程集成服务商,是全球水泥技术装备及工程服务市场唯一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拥有覆盖矿山开采和水泥生产线技术研发、数字设计、智能制造、智慧建设、智慧运维、售后服务的完整产业链资源、专业人才队伍和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以及完整的水泥技术装备工程“全产业链”资源,为客户提供矿山开采和水泥生产线技术研发、数字设计、智能制造、智慧建设、智慧运维、售后服务全过程的系统集成服务,多年来,公司与西藏建工建材集团、华新水泥、祁连山水泥等所属的藏区水泥建材企业在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方面保持了良好合作,公司在高海拔等复杂地质条件建设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承建的日喀则雅曲项目获得“最高海拔的水泥生产线”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工程开工建设目前未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公司高度重视并积极跟进国家重大工程、国家战略领域市场需求,重点跟踪优质项目机会;加强全产业链协同,深化现有合作,升维战略合作,未来将持续发挥公司水泥技术工程服务全产业链优势,积极拓展相关业务。公司将密切关注相关市场机遇。
4. 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有所增长,请问公司对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
主要有哪些管控措施?
答:公司两金规模受行业特点、业务模式及客户结算周期等多种因素影响。报告期,国内下游行业景气度及部分业主融资进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收入结算进度,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呈上升趋势。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并确立了以下七项重点管控举措: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公司已成立由董事长为第一责任人,相关领导和部门共同组成的“两金”压降工作组牵头“两金”压降工作。
二是严格考核机制:公司管理制度将“两金”压降成效与所属企业领导班子薪酬相挂钩、强匹配,并将“两金”压降目标纳入各单位考核目标,实现全级次100%覆盖,并严格落实考核机制,推动挖潜增效。
三是持续跟踪通报:在月度会上持续对所属单位压降情况进行通报,适时
召开专题会议、对压降不力的单位进行专题调研,剖析原因、制定措施、督导落实。
四是开展内部协同:对于长账龄、回收难度较大的款项,后续公司会进一步利用好司库等系统,发挥内部协同作用,重点梳理应收应付双挂的情况,协调相关单位探索通过三方抵债等方式进行压降。
五是保持“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