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环境: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公告时间:2025-05-12 19:39:17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5-12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参与活动人员 线上参与清新环境 2024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时间 2025 年 05 月 12 日(星期一)15:00-16:30
地点 “约调研”微信小程序
形式 网络远程互动
董 事 长:陈竹先生
独立董事:刘浪先生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总 裁:李其林先生
财务总监:王斯淳女士
董事会秘书:秦坤女士
公司本次业绩说明会广泛听取投资者的意见和建议,
提前向投资者征集问题,与投资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信
息披露允许范围内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相
关问题及回复如下:
1、问:2024 年公司净利润由盈转亏,2025 年一季度
净利润也同比下降 92.58%,请问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交流内容及具体问答记录 什么?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 年度净利润下降原因主
要为:一是大气工程业务受项目完工进度等影响毛利下降;
二是应收款项受账龄迁徙影响信用减值损失增加;三是个
别长期资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下降
原因主要为:大气工程业务完工项目数量减少、水务板块
安装业务减少等原因导致毛利下降。
2、问:公司如何应对毛利率下降的趋势,是否有计划通过优化采购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方式来提升毛利率水平?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近几年毛利率下降主要受环保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及人力成本上升、高周转类型业务占比增加等因素影响。公司将通过降本增效、优化采购流程、加强项目管理等措施,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此外,公司将持续投入研发创新,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优化生产流程,降低项目能耗及运营成本,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3、问:请问定增进展情况如何?距离证监会批复的期限只有十几天了。咱们公司的增发融资项目截止现在垫付了多少资金?增发融资是否能在证监会批复的有效截止日前顺利完成?进展是否顺利?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于 2024 年 6 月 4 日披露了《关
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的公告》,批复自同意注册之日起 12 个月内有效。公司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并结合市场情况、公司实际情况开展发行工作,具体情况请关注公司后续相关公告。感谢您的关注!
4、问:第四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38 亿元,扣非净利润情况也不佳,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第四季度业绩如此大幅下滑?
答:投资者您好,主要为公司按照账龄计提应收款项信用减值损失及个别长期资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5、问:公司 2024 年营业收入虽有 1.18% 的微增,但
归母净利润却暴跌 396.95%,业绩下滑原因提到子公司赤峰博元消费税大幅增加、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以及应收账款
信用损失准备增加等,请问这些因素中,哪些是短期可改善的,哪些可能对公司长期业绩仍有影响?
答:投资者您好,子公司赤峰博元消费税增加主要系公司按照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部分成品油消费税政策执行口径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 2023 年第 11 号)规定缴纳消费税,导致公司税金及附加增加,公司后续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缴纳各期税款;公司对煤焦油加氢产线等资产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应收账款计提信用损失准备属于报告期一次性会计处理,未来在资产质量改善及市场环境回暖的情况下,减值压力将减轻,其中应收账款等短期资产在款项收回后相关减值准备可冲回。
6、问:请问公司的印度项目进展情况
答:投资者您好,在国际业务拓展中,公司持续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通过加强项目成本管控和合同风险 防控等措施,推进包括印度项目在内的境外项目。感谢您的关注!
7、问:从业务板块来看,大气业务营收下降明显,占比从 30.63% 降至 22.80%,而资源业务营收增长显著,占比提升至 41.43%。公司在业务布局调整上,是基于怎样的市场判断和战略规划?未来是否会继续加大资源业务投入?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大气业务的营收下降主要是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对工程订单的选择更为严谨。公司的大气板块运营业务在运项目 18 个,合计运营装机量15220MW。已投运的脱硫脱硝除尘设施运营项目正常运行,通过降本增效持续发挥公司业绩压舱石的作用。未来公司将持续发挥公司在火电行业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借助火电行业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及国家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的机会,继续拓展火电行
业市场份额。公司近期公告拟挂牌转让资源板块宣城富旺57%股权,未来公司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资产结构,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运营服务能力。感谢您的关注。
8、问:公司之后的盈利有什么增长点?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拥有大气治理板块运营脱硫、脱硝等特许经营项目 18 个,总装机容量达 15220MW;水务板块运营项目 40 余个,年处理水能力约 14.69 亿吨;节能
板块 EMC 项目共 22 个,年发电量近 7 亿度。运营资产为公
司提供了稳定的利润与现金流;公司作为技术驱动型环保企业,拥有专利 900 余项,各项技术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清新环境将持续推动技术产业化应用,通过持续聚焦烟气治理、水处理等核心业务,配合智能化改造降本增效,为公司未来盈利增长提供新动能。
9、问:根据贵司年报,水务收入贡献业绩持续增加,请问公司未来在水务业务有何打算?公司如何进一步挖掘增长潜力,扩大市场份额?
答:在水务业务领域,公司立足四川和大湾区,面向四大经济圈及重点省会城市,以供水为主、排水为辅,持续扩大城市供排水规模,提升行业地位。同时,轻重并举,子公司国润水务通过产业链延伸拓展轻资产业务,深水咨询以全过程咨询业务为基础,以城市服务业务为核心,加大药剂业务全国市场布局与拓展,持续研究工业废水处理。
10、问:行业以后的发展前景怎样?
答:投资者您好,环保行业由污染治理向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转变,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 约、绿色低碳发展。在此背景下,双碳目标加速推进,降碳、减污需求有望长期释放。随着国家化债政策的深入实施,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有望得到结构性缓解,这将显著改善环保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状况,特别是以政府为主要客户的
污水处理等细分领域。环保行业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数字技术的运用,推进了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创新,提升了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数字技术正在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感谢您的关注。
11、问:去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从 3.18 亿元增长至3.52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 4.04%,但研发人员数量却从 186 人减少至 180 人,请问在研发人员减少的情况下,如何保障研发工作的高效推进和研发目标的达成?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年报披露的研发人员数量为年末时点数,公司持续打造具有清新环境特色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全面建设科技人才队伍,推进多元化研发投入,完善并落实科技创新规划,实行科研集团化和专业化管理,保障研发工作的高效推进和研发目标的达成。感谢您的关注!
12、问:公司表示正在积极进行战略调整,收缩业务布局并加速回收现金,如拟转让宣城富旺 57%股权;请问公司在收缩业务布局过程中,如何确保核心业务不受影响,且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答:公司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巩固大气、水务两大基本盘,做优存量,在现有业务稳定运营的基础上开拓增量。以综合能源服务为重点,加大关键技术研发与储备,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团队能力,加快市场拓展。积极打造综合能源服务样板工程,协同拓展环保服务,形成“一城一园一企”示范模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公司加快战略升级,坚持当下与长远兼顾,既立足现有基础,做优做精现有存量业务,又创新突破提前谋划、前瞻布局,进一步强化能力建设、整合赛道资源、重塑产业生态。
13、问:请问烟气治理工程板块的在手订单有多少?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 年公司新增签署工程、
技术服务类合同共计 24.3 亿元,其中电力业务合同 5.9 亿元,非电业务合同 3 亿元,水务咨询、运管、土壤修复等合同 15.4 亿元。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14、问:年报显示公司全面启动 AI 技术应用探索,在烟气治理智能化、精准曝气、数智化加药等方面展开应用,请问目前这些 AI 技术应用处于什么阶段?
答:投资者您好,在工业烟气治理方面,启动烟气治理系统智能化(SPC-3Di)升级应用,针对火电调峰的变负荷工况,以节能、降耗、提效为目标实现精准控制运行,成为智慧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处理方面,启动布局集群式污水处理厂智慧化运营,配套开展精确供气、数智化控药技术研发。在水环境方面,全面布局智慧流域管控系统、智慧公园管理系统,配套应用无人机、管网机器人等 AI 技术。目前上述技术应用相关工作按进度有序推进。感谢您的关注。
15、问: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在 2024 年大幅增长70.11%,达到 14.92 亿元,体现了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稳定及抗风险能力的提升,请问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哪些业务板块或经营活动的改善?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大气、水务及节能业务板块回款增加,同时公司持续优化采购付款条件。
16、问:公司作为地方国企控股企业,会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市值管理?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根据证监会、国资委等机构发布的法律法规及指引文件,积极开展市值管理相关工作。股价波动除了受到公司基本面影响外,还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资本市场环境、所处行业关注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管理层始终保持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扎实做
好生产运营,稳步推进各项业务,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
争力,推动公司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公司一贯重视市值
管理,在做好生产经营,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在价值创造、